【社論】停彌撒 以愛德活出信仰

期數
3988
刊登日期
2020.07.24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7 月 26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本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進入「第三波」,教區七月十四日推出防疫新牧民措施,暫停舉行公開彌撒至七月二十八日(往後安排待二十八日前再公布),教友再次要在家透過參與直播彌撒, 讀經和祈禱,度信仰生活。

疫情反覆,教友失去公共禮儀生活,不少堂區的候洗者要一再延後領洗,心情難免忐忑。不過,疫情不單只挑戰我們個人的信仰,同時亦促使我們進入人群中,引領走失的羊,以及失落無援的一群。

教宗方濟各早前便透過傳媒鼓勵大眾,可以視疫情危機為關心窮人的契機,他指每件事同時有危有機,信徒應把握機會,反思固有生活方式,同時把目光轉向窮人。他又稱,貧窮問題隱藏於社區,不易看見,故此眾人須更主動施以援手。

教宗再次邀請信徒「走出堂區」,離開團體走到社區內,這份邀請在疫情下更形迫切。

在上一波疫情,本地堂區雖然暫停彌撒,但服務從未停止。部份堂區聯同聖雲先會、明愛等團體,關懷受疫情影響的弱勢社群,從派發口罩,到支援失業家庭;有公教學校學生更自發到社區分享防疫物資;有堂區取消主保瞻禮聚餐,改辦關社活動,並透過堂區屬校與明愛聯絡受眾。

面對疫情下的社會需要,天主教醫生會前會長李大拔教授早前指出,教會可為此連結社區資源,例如當獨居長者未能外出購買口罩,教會便可協調資源去支援他們。

在教會團體回應社區需要方面,有兩點可以提出。一是愛德服務,舉例說,明愛特別照顧受社會所忽略群體,當少數族裔因語言障礙難於接收防疫資訊,明愛便主動上門與他們分享資訊與物資。

另一是政策倡議。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就著基層勞工困境,早前呼籲當局擴闊抗疫資助對象,以及把新冠肺炎納入職業保障,毋使基層家庭進一步受疫情影響。

新一波疫情所帶來更深的危機,教會需要把握機會,聯繫更多同行者,並與社區持份者建立網絡,堂區、學校和教會團體思考如何深化合作,以更有效地回應窮人的需要。

疫情下不少青年主動走入社區回應新的需要,堂區亦可吸納他們的經驗與思維,為相關工作注入活力。

讓我們為疫情祈禱,求天主開闊我們的智慧,好使眾人能更妥善地辨識社會需要,凝聚力量去幫助弱小者。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