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景勳神父晉鐸四十周年 熱愛中國哲學 推動宗教交談

期數
3988
刊登日期
2020.07.24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7 月 26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認識周景勳神父的教友,定必知道他熱愛中國哲學和文化,「中國哲學重心靈和生命教育,內修的事, 我的鐸職生活中也常提醒自己要內修」。

本年是周神父晉鐸四十年的日子,當中有三十多年在修院教哲學,同時亦有廿五年擔任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主席。專研中國哲學而考取博士學位的周神父,早於七十年代,便得到當時聖神修院神學部主任湯漢神父青睞,留意到這位修生對中國哲學和文化的愛好,邀請他參與「非基督宗教委員會」(由不同宗教人士組成),「湯神父叫我代他開會,會上我是最年青的一位,與其他前輩討論六宗教思想交談會」。

他肯定六宗教交談,指出六十年代梵二會議頒布的「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提及宗教交談, 「這是人與人互相交談,是要在不同思想之間,找出文化間的融通。教會要本位化,這種交談便很重要」。但他明白多年來天主教教徒在這方面的培育少,接觸的資訊也少,仍有很多發展空間。

擔心父親失業 一度想離開修院

周景勳兒時在老虎岩(現樂富一帶)生活, 八兄弟妹中他排第三,上有兩個哥哥,下有四弟一妹。一九五六年他兩歲時,全家一起領洗,後來舉家搬到黃大仙,在聖庇護第十堂(已結束)初領聖體及領堅振,十三歲入教區小修院。

聖召的萌芽,周神父說可追溯至小學四年級暑假,「有一日,我欺瞞父母參與輔祭會活動, 與另外兩名輔祭探訪剛調任到港島田灣的輔祭會神師,我們很掛念他」。抵步後,神父帶他們到訪鄰近的聖神修院,遇上修院院長唐多明神父(P. Bazzo),唐神父戲弄他們,又問他們會否入修院,「神父敲我們的頭,問我們會否入修院, 直到我們應承,神父才收手」。小六畢業,周告訴父親,他應承了神父要入修院,「父親教我們要守信用,我承諾了,便要去回應」。家人知悉後沒有反對,六年級畢業後的暑假,他先到京士柏恩理覺主教紀念堂暫住,亦在那裡認識了與他一同晉鐸的劉富根神父。

頑皮小修生:炸坑渠 捉野鴿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周景勳與劉富根並肩入修會,劉修士給他「傻周」的花名,「我個性文靜,但又時常跟著其他修生做頑皮事,結果常常受罰」,在院內燒炮仗、炸坑渠、炸山邊、在樹上摘生果,捉野鴿,再悄悄到垃圾房燒來吃,「後來被學長(大修院修士)發現而要罰跪一小時」。

他說,在修院生活樣樣都好,「昔日住在徙置區,每晚席地而睡;修院環境優美,更有屬於自己的床位。可是第一晚便由床上跌下來,第二晚也是,儘管不慣睡在床上,但有自己的床也很開心」。

修道期間,父親曾經失業,他因而想過離開修院,「我想幫補家計,卻很快想到,自己可做甚麼?一旦回家,父母的生活或更艱難,於是繼續留下來」。那年他中四考試,家事令他的成績退步,院長提醒他若中五會考失利, 會被趕出修院,他便再次發奮讀書。

晉鐸日選端午節 公眾假讓工友出席

會考順利,周景勳更是那年小修院文科成績最好的一位,進入大修院後,七二年考入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讀哲學,七六年畢業返港,在聖神修院修讀神學,期間曾到聖伯多祿堂實習,與同是修士的羅國輝一起籌備禮儀組;在培德學校教夜中,主日到堂區教道理。

一九七八至七九年,他逢週末和主日跟隨慈幼會盧萬展神父(S. Lomazzi)和教友探訪戒毒人士:週末到善導之母堂接觸吸毒康復者;主日到石鼓洲探訪戒毒人士,分享生活和信仰,為他們祈禱,接著便趕黃昏的船返修院,行程緊迫。

晉鐸前他想到徙置區服務,七九年暑假他在觀塘的工廠區體驗,「工廠很熱,身上長滿熱痱,遇上趕貨期,便要加班至夜深甚至通宵,但工作的經驗很愉快」。

一九八○年他晉鐸,希望與工友分享這份喜悅,但週末工友要上班,他便提出在端午節(新曆六月十七日)晉鐸,「那天是星期二,又是公眾假期,讓更多工人參禮。結果,每年的端午節,也是我的晉鐸周年」。

一九八五年他再次到台灣輔仁大學,四年內完成了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由九○年起,他在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哲學。他先後服務聖若翰堂、聖瑪加利大堂、置富的露德聖母堂等。

周神父七十年代開始寫作,最初以「傑青」為筆名,後來改用「一青」,寫下多篇作品,他亦出版了多本詩集和靈修小品。趁著晉鐸四十年,他六月新出版《我因您而自豪—— 四十之愛》一書,以詩集記錄他「四十年的路程和盼望」,也提醒自己在修道生活上「走在真理和美善的路上」。

「我或生或死總要叫基督在我身上受頌揚。」(斐一20)這是周景勳四十年前晉鐸時選取的格言,到現在他仍常記起這話,自勉「做任何事也好,生生死死也為主而生,為主而死」。(高) 

4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