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專上學院實習學生 遊走後巷尋找拾荒者蹤跡
期數
3990
刊登日期
2020.08.07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09 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本報訊)明愛專上學院學生在社福機構實習期間,到社區後巷記錄拾荒者位置,讓機構善用相關資料去支援拾荒者。
敖綽深和梁廷駿在明愛專上學院修讀社會科學系的社區研究學士課程,他們本年在新福事工協會「拾平台」實習,於七月中走遍紅磡、土瓜灣及九龍城的後巷及街道尋找拾荒者。
過程中,他們記錄拾荒者的位置和四週環境,並為他們的手推車作記錄。截至七月二十日,他們訪問約六十名拾荒者。
訪問資料將作團體「拾平台」工作之用,稍後或會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嘗試讓市民和商戶跟附近的拾荒者分享紙皮。
紀錄手推車等資料 方便日後提供服務
敖綽深說,拾荒者多穿梭街市及後巷;實習初期,他們會混淆了清潔工和拾荒者,因為「他們都是推著手推車、上面放著些紙皮」,要先問清楚才可開始訪問。遇上有需要的拾荒者,他們會送上口罩和超市現金券等。
敖說,拾荒者的手推車大多停放在後巷,「經常被偷去個人財物、紙皮、手推車等」,對陌生人較警覺,但當彼此建立了關係後,他們都願意接受訪問。
另一位實習學生梁廷駿說,他們六月已落區執紙皮,接觸拾荒者。與拾荒者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拾荒者收集紙皮並不只是出於貧窮,也有人「是富有的,因生活苦悶才拾荒」。
拾平台負責人鄧永謙說,他們一直研究並支援拾荒群體,希望藉著這項目建立網絡,以協助機構同工探訪工作、跟進拾荒者家庭問題和替有需要人士申請社會福利等。他說,機構希望日後能設計應用程式,幫助市民和商戶找到拾荒者,送給他們紙皮等物資。(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