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講道】天主聽到我們的呼喊

期數
3991
刊登日期
2020.08.14
作者
黃君右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16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甲年讀經) 

讀經一:依五十六 1,6 ﹣ 7∣答唱:詠 67∣讀經二:羅十一 13 ﹣ 15,29 ﹣ 32∣福音:瑪十五 21 ﹣ 28

「在你的宮庭逗留一日,遠勝過在別處逗留千日。」(詠八四11 ,本主日進堂詠) 聖詠的作者經歷過人生最大的挑戰後,發現原來一生追求的,並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能永遠安心在天主的聖殿內。我們每天營營役役的生活要到何時,才能體會到聖詠作者這份心情,而向上主作出這種呼喊呢? 

天主的救恩給予普世

本主日的福音相信是其中一個令信友感到十分迷惑的部份,原因大概是耶穌用了餵養狗兒這個比喻來論述天主的救恩,令大家感到詫異。的確,用狗來形容人,無論是耶穌的年代,又或是當今社會,都十分敏感。

不少參與解釋這段經文的人,用了千奇百怪的方法,來解釋耶穌為甚麼說「拿兒女的餅,扔給小狗,是不對的」,又或者疑惑耶穌為甚麼說「我被派遣,只是為了以色列家迷失的羊。」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福音作者的寫作方向和服務的讀者群,來了解這段紀錄。瑪竇福音大概在公元五十年左右成書,讀者群是皈依基督信仰的猶太人。當時自詡為特選民族的猶太人,相當鄙視這些外來人士,結果彼此爭鬥不絕。瑪竇既要堅固這些皈依者的信心,同時亦要人明白,天主的救恩施予普世,沒有一個人例外。

明白這一點,就可以理解這段紀錄的意義。瑪竇福音裡的耶穌,既是喜愛以色列人,同時亦愛護所有外邦人,否則他不會往提洛,及漆冬一帶去。要知道作者刻意記下耶穌前往的地方,就是要表明他從來沒有嫌棄外邦人。

婦人的信德與眼界

不妨留意,當這個婦人出來迎接耶穌,就不停叫喊說: 「主, 達味之子可憐我吧」,這是寶貴的信德宣示。婦人與耶穌素未謀面,但他毫不懷疑眼前這個男子,就是她所期待的救世者。相對那些自以為是特選民族的猶太人,又或者那十二個被選定的宗徒,他們的信德和眼界,都不及這個卑微的外邦婦人。

面對這個婦人的擾攘,耶穌沒有立即回應,反而門徒相當躁動,上前求耶穌說:「打發她走吧! 因為她在我們後面, 不停地喊叫。」這種表述我們並不陌生。當耶鮮在行增餅奇跡時,門徒們不是要求耶穌:「請你遣散他們,好叫他們往四周田舍村莊去,各自買東西吃。」(谷六36 )當挑戰來到時,門徒們選擇拒絕他人。他們目光如豆,以為救恩有限,只能留給他們一小撮高尚的人。婦人亦不是一個無知小輩在隨便喊叫。她有智慧且充滿熱情,深信眼前的耶穌會憐憫她、幫助她。

如果說耶穌設局考驗這個客納罕婦人,似乎不合情理。試想想,倘若耶穌以這種方法考驗一個婦人的信德,那麼他也同時可以這樣考驗我們。我們順應這個計謀去呼求天主,那麼我們是否都蒙在鼓裡,任由擺佈,而天主在享受子民對自己的依靠?我們的天主,絕不應這樣裝模作樣戲弄我們。祂明白我們, 祂要的,不是我們的虛情假意,祂要的,是我們的心。

婦人的叫嚷,相對那十二個門徒無理的要求,顯得相當有價值。我們都曾經渴求天主的救援,都經驗過主的保護。捫心自問,當我面對各種困厄時, 我有沒有一如這外邦婦人,對天主懷有信心?我又會否好像十二個門徒一樣, 站在道德高地,去肆意拒絕他人呢? 

總結

來到美國進修,閒來跟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交流,大家都發現這裡有一個怪現象,就是當地人喜歡表達出他們不明白我們這些非英語系國家同學的說話內容。稍為有禮貌的,會請你再說一遍,不過更多人喜歡偏著頭、瞇著眼, 顯得迷惘,不明我們在說甚麼。

生活在這個困難的時代,我們都要像這個客納罕婦人,面對周遭的人拒絕自己、裝模作樣、不肯聆聽時,不要害怕,要堅持自己的理念,肯定自己的價值,勇敢高呼自己的渴求,為自己爭取幸福。

弟兄姊妹,不要怕,因為我們的天主,一定聽到我們的呼喊。天主保佑 ! 

主日講道由慈幼會張心銳、香港教區的左旭華和黃君右,以及耶穌會黃錦文四位神父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