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研究中心研討會 重構廿世紀香港教會面貌

期數
3992
刊登日期
2020.08.2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本報訊)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八月四至七日舉行「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研討會」,從傳教歷史以至人物傳記,重構本地教會的面貌。

研討會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以視像會議形式舉行,由二十多位學者與教會人士,分別探討四個範疇:傳教歷史、團體、教會與社會、以及教會的服務。

研討會上,學者發表論文探討傳教歷程與重要人物以外,也有教友和神父從自身經驗,帶出教會發展多元職務,以及信仰本地化等議題。

歷史學者柯毅霖神父:培育是當前時代徵兆

歷史學者柯毅霖神父(Gianni Criveller)於八月四日發表論文「宗座外方傳教會的三種傳教方式」,指出宗座外方傳教會(前稱米蘭外方傳教會)神父來港以後,不斷調適傳教方式以回應時代需要,而當前則應加強培育,去幫助信徒在社會中實踐信仰。

本身是宗座外方傳教會傳教士的柯神父指出,會方著重三種傳教方式,第一種是傳教士和本地傳道員到社區服務,例如和神父(Simeone Volonteri)到西貢鄉村陪伴村民生活;第二種是在傳教點建立學校;第三種則是提供社會服務。

「宗座外方傳教會神父在香港傳教初期,與傳道員入屋探望村民,關心他們的生活並給予培育。」柯神父說:「不過在農村挨戶探訪的傳教方式不再適合社會轉型後的需要,傳教士要去構思新的方法,去回應新的社會需要。」

隨著香港社會於戰後急速發展,他指在社會服務方面,其中已故力理得神父(Francis Lerda)組織專業社工及義工,並凝聚合作夥伴,去發展香港明愛;至於已故達碑立神父(Enea Tapella),當時社會缺乏殘障人士服務,他便努力照顧智障者,達碑立神父意外身故後,他的合作者延續相關工作並成立「扶康會」。

他說,這些傳教士不單只陪伴弱小者,也培育並團結更多信徒,去關心他們的需要。

柯神父認為,在現今社會廣傳福音,傳教士要加強教友培育與天主教教育,「不少天主教徒參與社會與政治領域,是建基於天主教學校與教會團體的培育」。

學者分享教會軼事

研討會上發表的文章,能從不同角度互相補足,例如曾接受修院培育的馮勝利探討「教區神職人員培育概略」(見左下稿),帶出培育的歷史脈絡;學者彭嘉維博士則從「一位華工眼中華南總修院的日常」帶出修道精神,以及修院與社區的互動。

在本地福利事業範疇上,與會者分別探討天主教福利會(香港明愛前身)華德中蒙席(Charles Herman Vath),以及服務工青及明愛的力理得神父的事跡(見右下稿),帶出不同時期的愛德服務。

論文也紀錄本地團體的發展,如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普世博愛運動,以及香港大學利瑪竇宿舍等。

夏其龍神父總結會議 期望補充二戰前教會歷史

總結研討會時,籌備是次會議的天主教研究中心前主任夏其龍神父期望,往後學者能補足由民國建立(一九一一年)至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九至四五年)之間,以及八十年代後的香港天主教歷史,並更深入帶出教會團體牧民工作中所展現的信息。他指眾人回顧歷史的同時,也應從信仰幅度反思,而這次會議亦收錄了神學反省的文章。

是次研討會原訂於去年十二月舉行,後因社會事件而押後,再因著本年的疫情,會議最終於本年八月舉行。合辦這次研討會的團體還有教區檔案處和公教報。(鄧)

 • 研討會內容見天主教研究中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hk.cu.ccs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