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平信徒生活 側寫傳教士經歷
期數
3992
刊登日期
2020.08.2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08 月 23 日 常年期第廿一主日
(本報訊)出席「二十世紀香港天主教會歷史研討會」的平信徒,從他們服務教會的經歷,側寫了傳教士的生命故事。
前明愛社會服務部部長陳秀嫻博士發表《天主教社會服務的功臣華德中蒙席》一文,她收集了香港天主教福利會(香港明愛前身)會長華德中蒙席(Charles Herman Vath)為鄰人所做的故事。
陳秀嫻指華德中蒙席回應聖召的經歷獨特而轉折,他本是國際間一位出色的藥商,後來棄商修道,在羅馬完成培育後加入香港教區。
陳秀嫻指不少人都認識華德中蒙席能幹的一面,而事實上他重視友情,修道前亦早已積極投入教會生活並建立深厚的靈修,華蒙席一九四九年接受司鐸培育期間,得悉在上海經商期間所認識的聖母軍舊友被囚,「便虔誠誦念玫瑰經支持他們,祈求聖母護佑他們」。
她指華蒙席同時推動社會服務與信仰培育工作,為專業人士和教育工作者樹立榜樣,促使他們成為基督的追隨者。
吳灼棣在《服務工青及明愛的力理得神父》一文中,分享他本人先後在公教職工青年會、明愛建立的西貢教友村、明愛社會福利行政單位服務的經驗,帶出明愛首任行政總裁力理得神父的經歷。
他指力神父透過明愛實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願景,並與平信徒持份者一起幫助有需要的人,其中便在西貢為漁民建立伯多祿村,讓漁民在岸上有較穩定的生活。(煇)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