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遠離一切游手好閒
最近在平日讀經中重讀了這一段保祿宗徒對得撒洛尼人的提醒: 「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要遠離一切游手好閒……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參得後三6-15 )讓我再一次反省何謂「游手好閒」。
自己是在學校工作, 是教師, 以往常聽到一些朋友的說法:「做教育的最多福利,人工高,假期多,單單暑假便已超過一般打工仔全年的『紅假』」。在疫情期間, 更有人說:「做老師,長期停課,日日放假,不用上班,不扣工資,真好搵。」突然間,教師被列入游手好閒的一群,令我心裡有點不甘。
事實上,在所謂學校假期中,不少老師仍在工作、備課、帶活動,處理非教學的文件, 有些也會跟進學生的情況。在疫情中,以往常用的教學方式已不適用,一向陪伴學生成長的模式已過時。資深老師在運用網上教學方面成為了新手,固有的學校運作程序要全面翻新。老師邊學邊做,壓力甚大。老師各出奇謀去追蹤以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及需要。是放假?是休閒工作?
也許有人認為游手好閒是指那些不工作的人,在疫情下的社會及世界,千千萬萬人因經濟衰退而失業,掉了工作,沒有收入,不是他們不想工作,而是沒有工作。事實上,有些人也藉此機會進修,學習新事物以便尋找新的工作機會。他們絕不是游手好閒族。
一般人由畢業廿多歲到退休,有三十多年在社會工作的時間,在這三十多年間,有些人也許會遇到人生的樽頸時刻,需要停下來,放下工作,重新調整自己的身、心、靈,以便再次上路,向新目標出發。這調整期也不能說是游手好閒吧。
不少人就算退休後,亦退而不休,按自己的喜好、興趣或個人的專職繼續工作,發展, 培養新人。他們一定不是游手好閒。
保祿宗徒指責那些因聽了宗徒宣講後, 誤以為基督很快會再來,而認為不用積極活好現世的生命,善盡本份的人。他們認為既然世界很快要完結,就甚麼也不用作,決意過一個消極的人生,換句話說,即等死。保祿更指出有些人好管閒事,自己不建設,不行善,更拖他人的後腿,詆毁、嘲笑積極生活的人,宣揚謬誤的信息。其實,他們並不是預備基督再來,他們的末世觀是一切即將結束。
不用上班,休息調整是為了之後走得更久、更遠。每個人都需要因應社會環境,個人的能力去裝備自己,好能更容易發揮真我,或更好說,發揮天主給予的能力,去建設社會、造福他人。為基督徒,我們不是等死,我們應遠離一切游手好閒,而要坐言起行,積極參與天主的創造,在生活中建設天國。基督已來了!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