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舉辦「地下墓穴日」 重溫初期殉道者天國願景

期數
4000
刊登日期
2020.10.16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0 月 18 日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梵蒂岡新聞訊)宗座神聖考古委員會10月10日舉辦「地下墓穴日」活動,與教徒一起探索初期教會,如何藉著地下墓穴展現對世界和天國的憧憬。

神聖考古委員談及此活動時指出:「初期教會的基督徒從聖經的描述, 憧憬著人類的終向, 即天國;在天國內,所有受造物和諧共處。他們亦蒙召參與到耶穌宣講和預許的新生命中,這生命始於耶穌的復活。」

本年活動主題為「多麼美好的樂園」,透過紀念《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五周年,反思人與受造界的關係,從而推動眾人關心環境, 正如羅馬初期教會地下墓穴壁畫和大理石浮雕中所描繪的:田園詩話般的景色,或是經卷中的插畫如花卉、植物、動物或其他象徵圖像。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今年「地下墓穴日」活動改為網上舉行。

地下墓穴日活動上,宗座文化委員會和聖座神聖考古委員會主席拉瓦西樞機( Gianfranco Ravasi ) 在羅馬阿納珀路(Anapo)的地下墓穴演講,儀式中工作人員誦讀《願祢受讚頌》通諭中的一些章節。

大會亦在網站展示意大利藝術家的「大地禮讚」(Laudata Terra)藝術作品展覽,以帶出通諭的精神。

地下墓穴起源於羅馬,在公元二世紀末至三世紀初之間。目前羅馬出土的地下墓穴約60個,當中包括羅馬大殿的墓穴,以及其他殉道者的墓穴,裡面的聖經壁畫與其他紀錄,記載了基督徒在教難時被迫害及殉道的情況,以及當時的信仰傳統。

歷來多位教宗和聖人都有前往地下墓穴祈禱的傳統,以紀念墓穴內的殉道者。

近世的教宗則推動考古和復修工作,以保育這段可歌可泣的教會歷史。

01「地下墓穴日」活動介紹基督徒墓穴這個信仰標記。
02 教宗方濟各早年到訪一地下墓穴。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