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循環運動45周年慶典 嘉許義工 讓愛心生生不息

期數
4002
刊登日期
2020.10.30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1 月 01 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本報訊)愛德要循環下生生不息,助人者,原來也受益於義務工作當中。

愛德循環運動(下稱愛運)10月24日假觀塘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舉行成立45周年慶典, 當日頒發獎狀嘉許147位義工過去一年的服務,並請他們分享經驗。

義工陪診 作長者聆聽者

獲頒獎狀的義工陳燕卿加入愛運四年多, 每年服務時數超過500小時。她主要協助長者應診。每次陪診她都會聆聽長者的傾訴,其中一位獨居婆婆有兒子移居外國,即使兒子回港公幹也少有探望婆婆。陳燕卿說這婆婆患有白內障,主要由鄰居替她買菜,「婆婆無聊在家,有次跟我說:『我在等死』,我答她: 『生命是很寶貴, 是由天主送給你的禮物。』」陳燕卿說,投身愛運不但服務長者, 她也成為長者的聆聽者;而她本人,也由昔日沒有寄託的日子,找到了生活的意義。

典禮上,愛運主席李素珍致歡迎辭時,引用創辦人莊宗澤神父的話:「愛心奉獻,除了祈禱外,還要身體力行」,她指出愛運義工多年來為獨居長者、傷殘人士等社會上最弱勢社群提供服務,活出愛運的格言「彰顯愛心,感召社群」。她感謝員工及義工的付出。

嘉賓之一、教區秘書長李亮神父致勉辭時指出,基督徒最大的標記是愛德的精神和行為,他以「愛德循環運動」的名稱,說明愛德行為需要持續進行,以時刻照顧近人。他又引用教宗方濟各的話勸勉,服務者要以僕人的精神,外展並深入至社會各階層,他期望愛運能發展新服務,在社會上結出更多愛德的果實。

愛德循環 機構之間也受惠

愛德循環不單在個人層面,原來社會服務機構之間亦可互相幫助。香港傷殘青年協會1976年主席黃錦滿於慶典上,便重溫昔日愛運給他們的支持。傷青70年代成立初期是一個「四無」機構——「無錢、無人、無支援、無地方」,當年舉辦電影籌款時也不容易。他經別人介紹後認識莊神父,並在愛運成員幫忙下於戲院前擺檔售賣電影門票,且協助電影放映,最終籌了一筆善款營運組織,而愛德行為亦因此而循環下去。

當日慶典亦首影《愛的循環》微電影,它講述愛運的服務。導演麥爵閎說,電影參考了同工、創辦人的資料和視聽檔案,讓觀眾認識愛運的同時,為求幫助別人的故事可以延續下去,讓愛循環不息。

愛運總幹事歐偉民為微電影主題曲「愛的循環」作曲與詞,那是從他跟進微電影的拍攝時取得靈感,「幫人很簡單,只要伸出一隻手就可以」,他解釋:「只要有需要人士伸出一隻手,義工也會伸出一隻手去接應他」。

愛德循環運動運為信徒善會,服務分三方面:社區支援及護送、長者支援及諮詢、學生訓練及服務。為慶祝成立45周年,本年7月該會舉辦水墨畫及歷史圖片展覽。(吳) 

愛的循環運動45周年微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 watch?v=r9c1lHkd2JM&feat ure=youtu.be 

01 義工舞蹈表演「愛的初心」,反思他們投入義工的心路。
02 主席李素珍
03 左起:導演麥爵閎、主題曲歌手Elim Hui、歐偉民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