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代人】靈修地藝術 藝術地靈修 雲端上的約會

期數
4004
刊登日期
2020.11.13
作者
周煦卓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1 月 15 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剛過去數月,因著疫情不少活動轉移陣地到雲端(網上)進行,藝術靈修工作坊亦然,嘗試在網上以表達藝術及劇場活動去祈禱與靈修,跨越地域及物理限制,讓參加者體驗不一樣的靈修,產生新的信仰經驗。

表達藝術(Expressive Arts)是透過五感及感知互動表達(inter-modality)的綜合藝術媒體,以多元的藝術媒界連繫及探索自己的身體、情感和思想,進而轉化成個人的內在資源。而將表達藝術結合靈修,就是嘗試在藝術活動中創造安全的空間予參加者分享個人感受及視點。「藝術地靈修」:以藝術方式探索及呈現聖經內容的不同面向, 從嶄新的身體經驗啟發不同角度,去了解看似十分熟悉的經文。

在青委《青年人,我對你說:起來吧》雲端工作坊中,參加者從想像經文中聲音、場境製作、角色扮演及對話等活動中投入聖經情境,以不同感官角度親身體驗其中內容——不單單是了解經文,而是切身的參與其中。活動中參加者甚至想像了青年人起來後的故事,共同創作了廣播劇在教區青年節中分享。劇中各人將在藝術靈修的思緒集結, 既把聖經內容連結了個人生活經驗,同時把社會時事現象融滙其中。透過阿青阿年這兩個角色,表達了青年人對現實社會環境的絕望及無力:由「主,你點解要叫我起身呢?我唔想起身呀」的無力申訴到詰問「跟隨耶穌代表甚麼,又該作甚麼?」進而思考身為基督徒,在這非理性時代,持守的是甚麼。 而這次藝術靈修的轉化經驗,讓我想起聖方濟遺囑中:「以前我感覺苦楚的,現在對我的身心都成為甜蜜的。」信仰中的質詢、詰問,就默默地在藝術、戲劇中轉化,成了新的動力與資源。

我們大多慣於以右腦思考聖經,以理性及非感性角度理解聖經經文。而這次工作坊中,青年人於網上通過表達藝術及戲劇活動以身體體驗經文、用創意探索信仰,以藝術祈禱同時整理信仰經驗。自身經驗總勝聽千言萬語,這活的經驗讓青年人將聖經文本確實捧在手中心上, 且擁有了道理(ownership of experience)。 藝術既是溝通表達的媒界與平台,亦是靈修方法。

靈修,既可以是理性出發,理解及聆聽神師指導和解經,亦可以是參與及體驗的; 而藝術靈修就是在藝術創作中開放自己,放下既有批判及固有視點,投入創意與想像中;過程中既開闊了對經文的理解同時反思及深化了自身的信仰,更深連結與天主的關係。 在今年的將臨期,你又會否想試試藝術地靈修呢? 

周煦卓曾參與世青及泰澤聚會。現為聖路加天主教藝術家協會成員,亦會與青委合作舉辦表達藝術靈修工作坊等培育活動。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之友」供稿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