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青年勞工尋找人性尊嚴的日常生活抵抗

期數
4004
刊登日期
2020.11.13
作者
邱智恆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1 月 15 日 常年期第卅三主日

「我從事這份工作幾十年」、「這份工作是第一份工作,一做便做到退休了」這些說法不難從長輩一代口中聽到,但在新生代中相信這已成為絕響,現代僱用模式漸趨零散化,勞動市場出現愈來愈多短期、臨時性的職位,傳統勞工研究論述普遍認為這是資本家剝削工人以增加利潤的新技倆,令工人缺乏工作穩定性及工作福利,以及進一步減少工人階級團結的機會,大大降低其議價能力。

這些勞工研究分析的而且確客觀地看到零散工不同的壞處,但對不少新一代年輕人來說,他們卻主觀地看到這種僱用模式可取之處,在零散化的情況下,他們可多元化地從事不同的工種、職業,任職不同的公司,對他們來說,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意義,有些是為糊口,有些是為興趣,有些是為累積經驗,有些是新嘗試等等,例如他同一時間是一個游水教練,又是一個私人補習老師,亦是一個兼職社工,也是一個插畫師,他們認為這種多重職業的生活狀態更能自主地生活,美國諮詢師、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更為這種勞動生活形態建立一個新身份—— SLASH (斜槓青年),泛指擁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年輕人,他們會以這樣的模式去說明自己的生活狀況:「我是___ /___ /___ 。」

傳統的零散工論述較容易視工人是被動的受害者,但現實上工人是「能動者(Actor)」,面對就業市場及僱用模式轉變,甚或變差時,他們即使沒有組織性的抵抗,亦會作出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日常生活抵抗,SLASH明顯是部份新一代工人階級在非人性化的市場經濟下的生活抵抗,而這種抵抗的目的亦是顯而易見,就是勞動自主,在勞動中尋找自我價值,或是尋找有意義的勞動,然而兩者均是個人主體性的展現,人性尊嚴所在。

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工作通諭》中論及有關人工作的訓導的核心思想: 「人既是『天主的肖像』,他是位格, 就是他能以有計劃的和理智的方式來行動的主體,能為自己作決定並且有自我實現的傾向。身為位格,人因此是工作的主體。身為位格,他工作、實行屬於工作程序的不同行為;撇開行為的客觀內涵,這些行為應該有助於實現人的人性,完成人之所以為人的使命。」以至人不是被動地化約為生產工具,勞動不只是非人性化的生產過程, 扭曲勞動本身對人的價值,這令工作更靠近「人的工作」通諭中所提到的願景。

最後,本文並非旨在說明SLASH是一條勞動關係的出路,而是希望說明工人不是被動的受害者,只能一面倒地被資本家擺佈和剝削, 別無選擇。實質上他們是一群「能動者(Actor)」,在變化急速的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下,他們會有意或無意地作出日常生活的抵抗, 追尋人的主體性及人性的尊嚴,相信這也是人有靈性、是天主肖像的一個例證。

  •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新界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