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聖方濟各精神談經濟 青年促請重視商業倫理
(綜合梵蒂岡新聞訊)當前經濟制度只求利潤與效益,一群青年從聖方濟的友愛精神去反省經濟現況,指出社會應「好好投資」在人本身和商業倫理之上。
由教宗方濟各發起的「方濟各的經濟」國際會議,於本年11月19 日至21日在意大利聖方濟各大殿閉門舉行。全球兩千多位35歲以下的青年則參加網上聚會,與經濟學家和企業家討論當前經濟難題,為社會注入改革動力。
與會的英國數據科學家林詩雋在香港成長, 他對梵蒂岡新聞網說,這次會議的特別之處,在於讓領袖和專家聆聽青年對改善全球經濟模式的想法。
與會青年分為12個小組,討論不同課題,林詩雋加入了「政策與幸福」小組,他表示小組成員強調社會當「為人際關係投資」,以創造一個新的全球經濟模式,讓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其中, 「當與相聯繫而非互相區分」。
會議上,多位講者分享他們實踐互助經濟模式的經驗,引證經濟制度可實踐團結互補原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經濟學家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孟加拉創立鄉村銀行為基層人士提供微額貸款,幫助他們發展生意去貢獻社區。
這種重視人際關係與每個人需要的經濟模式,也是與會者的共同目標。大會宣言中呼籲, 各國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慢下來」的時候,放下競爭去重視窮人與自然環境,也要在商業管治中加入倫理幅度。
對於改變經濟模式,教宗方濟各於會上向青年發表視像信息,鼓勵每位青年都要參與其中, 否則會被歷史洪流所蓋過。教宗指經濟不能只單靠信用制度去分配財富,否則只會令窮人繼續貧窮,各地應互相幫助。
這次會議原定於本年3月在意大利亞西西舉行,但因疫情延後至11月在網上進行。會議由亞西西教區和教廷促進全人發展部等籌辦。
圖︰01 教廷促進全人發展部部長圖爾克森樞機(右) 與青年參與會議。
02 與會青年反思金融制度。
(本版圖片:天美社)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