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下) 132年歷史 帶領香港教會發展

期數
4008
刊登日期
2020.12.11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2 月 13 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
2020.12.10_1200

本頁圖片/檔案 - kkp10-11_20201213

按圖放大


132年前,即1888年的12月7日聖母無原罪節前夕,座落於中環堅道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舉行了「祝聖奉獻彌撒」, 翌日12月8日座堂正式啟用並舉行大禮彌撒。自此,每年12月8日便慶祝教區主保聖母無玷始胎節; 12月9日則紀念主教座堂祝聖慶日。

主教座堂主任司鐸陳志明神父說,當時要建造這座仿英國歌德式的聖堂,需要20萬港元,「用了五年時間建聖堂,同時也用上五年籌募建築費。但籌錢過程不容易,時任宗座代牧高主教寫信到世界各地,並親自到美國、澳洲等地籌款。」

「主教座堂是天主教臨在香港的標記,此標記除了建築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人的參與」。陳神父說, 主教座堂的前身, 是早於1843年在中環威靈頓街落成的聖母無原罪堂,1859年一場大火聖堂遭焚毀,後來在原址重建。重建後聖堂內的部份物品仍保留在現時的主教座堂內,包括聖體小堂的祭台(是威靈頓街聖母無原罪堂的主祭台),另外還有亡者小堂和中華殉道聖人小堂的兩個祭台,以及入口的聖洗池。百多年來,座堂用這聖洗池先後為三萬多人付洗。

拉丁十字架展現信仰觀

座堂全長82米, 闊40 米,高23.7米,整座教堂由數十條花崗柱支撐著,外牆以磚和石建造,以約一米深的花崗石作地基。鳥瞰座堂,可見建築物就是由長短直線組成的「拉丁十字架」:十字架代表耶穌基督,短的部分象徵天主聖三,長的部分由座堂正門延伸至祭衣房,代表其三位原是一體, 強調基督死而復活的信仰。

建堂初期,座堂外加建鐘樓, 至日治時期,銅鐘被日軍拆掉來造武器,後來聖堂附近建校舍,沒多久鐘樓也拆除了。座堂導賞小組組長陳德明每向朝聖者介紹聖堂時,也分享鐘樓留下來的唯一物品,「在現今座堂正門外上方抱著光榮十字架的耶穌像,昔日放於鐘樓前,鐘樓消失,但看到耶穌像也會想起這歷史。」

主教座堂仿效19世紀英國歌德式的風格和技術建造,陳德明解釋此風格是追求高聳空間,特別是聖堂內的石柱,「進入聖堂之後,人不期然會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上主的偉大。」

主教座堂於1990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2003年獲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亞太區文化遺產優良獎。陳志明神父說,「約在100多年前,從九龍坐船,從遠處已可看到臨於山上的主教座堂。後來社區發展,才被其他建築遮蓋。」

殉道者的血是信友的種子

座堂內的聖髑,更帶領教友默想歷代聖人信德的榜樣。座堂內的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存放了15位中華殉道聖人聖髑, 聖髑名牌上引用了教父戴都良的話「殉道者的血是信友的種子」,讓朝聖者紀念這些聖者在不同時期在中國以生命為主作證的印記。陳神父說這是目前中華地區為數最多的中華殉道聖人聖髑,「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前身名為『耶穌苦難小堂』,在此恭奉中華聖人聖髑,帶出為主殉道的精神。」

目前,座堂內共存放31位聖人和真福的聖髑,其中在祭台下鑲有銅牌,記下祭台下聖髑來自那10位聖人,包括聖女小德蘭、聖多默、聖瑪大肋納嘉諾撒等,「主教座堂既是堂區,也屬於教區,香港教區作為傳教區,故放有傳教主保聖女小德蘭的聖髑; 聖多默是宗徒間走到最遠地方傳教的,故亦有其聖髑。」 

歷代主教遺骨 宗徒傳承意義

2009年,教區把歷任主教的遺骸及骨殖遷葬於福傳小堂,以作宗徒傳承的標誌。目前共有七位主教的遺骸及骨殖安葬於此地窟,包括:高主教、師主教、和主教、恩理覺主教、白英奇主教、徐誠斌主教、李宏基主教。

至於香港第一位監牧若瑟神父(Theodore Joset)的墓碑及遺骸,則一直恭放在祭衣房門口地下。若瑟神父原是教廷傳信部駐澳門代表,他見證了1841年香港脫離澳門教區成為監牧區的重要歷史。

編按:此網上版於2020年12月11日更新。本文實體報上第三段有關1859年大火後保留物品的內容有誤,現更正為「1859年一場大火聖堂遭焚毀,後來在原址重建。重建後聖堂內的部份物品仍保留在現時的主教座堂內」。特此致歉。

  • 編輯 KC / 採訪 Connie Ko / 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