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開啟「大聖若瑟年」

期數
4009
刊登日期
2020.12.18
主曆
主曆 2020 年 12 月 20 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梵蒂岡新聞訊)聖座於12月8日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當天,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父親的心腸》(Patris corde)宗座牧函,紀念真福教宗庇護九世宣布大聖若瑟為普世教會的主保。教宗更在牧函中宣布,從今年12月8日至2021年12月8日為特別的「大聖若瑟年」。教宗指出,聖若瑟是個「不引人注意的人,他臨在於日常生活中」,但他卻擔任了「救恩史上獨一無二的主角」。

教宗在牧函中指出,大聖若瑟具備父親的七個特質:他受人敬愛、溫柔慈愛、聽命、樂於承受、勇於開創、勤勞, 且甘於默默在背後付出。

順從天父的旨意

牧函指出,聖若瑟「將自己的一生作為祭品,為服事默西亞奉獻出愛」,具體地表達了他的父愛。他擔當了「連接舊約與新約樞紐」的角色,因此「一直深受眾基督徒的愛戴」(參牧函1);在他身上,「耶穌看到天主的溫柔」。教宗强調,唯有溫柔能拯救我們脫離魔鬼的行為,在修和聖事中接受天主的慈悲。

若瑟也是順從天主的父親,以他的「願祢的旨意承行」保護了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生命,教導聖子「承行父的旨意」。他蒙天主的召叫,為耶穌的使命作出服務,「與救贖的偉大奧跡合作,真正成為救恩的使徒」(3號)。

款待的父親

牧函又指出,若瑟是「款待的父親」,因為他「毫無先決條件地接納瑪利亞」,這個舉動如今仍很重要。他信賴天主,接納在自己的生活中甚至不理解的事件,放下理智,內心平安地接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此外,若瑟「不尋求捷徑」,而是正視現實情況,親自承擔起責任。他的款待「邀請我們不加以排斥地接納他人,接納的就是他們固有的樣子」且「偏愛弱小者」 (4號)。

勇於開創的父親

《父親的心腸》宗座牧函强調聖若瑟勇於開創,這股 勇氣尤其在困境中經常出現,使人產生料想不到的應對能力。教宗指出,這位納匝肋的木匠面對家庭的具體問題,就如世界上所有的家庭,尤其是移民家庭那樣。在這層意義上,聖若瑟是那些「被迫遭受災難和饑餓者」的主保,他們因「戰爭、仇恨、迫害和貧窮」離開了祖國。

若瑟守護耶穌和瑪利亞,他「必定是教會的守護者」,必是教會母愛和基督奧體的守護者:每個需要幫助的人、窮人、受苦者、臨終者、外鄉人、坐監的人和病患,都是若瑟會守護的「聖嬰」,基督徒應向他學習「愛教會和窮人」(5號)。

教導工作價值尊嚴喜樂的父親

牧函提到,若瑟為撫養他的家庭而工作,他以此教導人們領受由自己勞動而得來所需的「價值、尊嚴和喜樂」。教宗寫道,需要懂得勞動的意義,工作是參與救恩工程,為自己和家庭成了得以實現的機會。因此,眾人必須「重新發現工作的價值、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讓「任何一個青年、任何一個人和一個家庭沒有工作!」(參牧函6號)。

把瑪利亞和耶穌置於中心的父親

教宗亦表示,他從波蘭作家多布拉克齊恩斯基(Jan Dobraczyński)的著作《天父的影子》得到啓發,書中描述若瑟對耶穌的父愛如同「在天之父落在地上的影子」。教宗寫道,父親因為照顧子女,對子女的生命承擔起責任,而成為了父親。若瑟「曉得不以自己為中心」,而是將耶穌和瑪利亞放在他生活的中心。他保持靜默,從不抱怨,作出「信賴的具體舉動」。

牧函提到,不幸的是,今天的子女似乎經常缺少能引導他們生活的父親。教宗强調,在一個「需要父親」但同時「拒絕家長作風」的世界中,若瑟堪稱為傑出的典範。

全大赦條件見19

大聖若瑟七個父親特質
—— 受人敬愛
—— 溫柔慈愛
—— 聽命
—— 樂於承受
—— 勇於開創
—— 勤勞
—— 甘於默默在背後付出
(取自:《父親的心腸》牧函) 

圖︰聖經裡有關大聖若瑟的記載並 不多,但他在救恩史上佔有 重要位置。 ( 天美社圖)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