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代人】黎明來到……黎明遲到?

期數
4012
刊登日期
2021.01.08
作者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1 月 10 日 主受洗節

11月初寫了兩篇有關動畫《鬼滅之刃》的分享。劇場版在港上影後果然牽起熱潮。執筆之時,到「連登」看看新一代有什麼看法,不少人說電影「勁催淚」,其中一則留言讓我印象深刻,大意如下︰「『是你輸了。炎柱大哥贏了,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死。』聽著炭治郎對樹林喊出了這句,我就哭崩了。」(炎柱是動畫的主角。) 

家中少年看完劇場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他在戲院足足哭了五次。老實說,看過的動畫無數,宮崎駿的都沒有讓自己哭得那麼多。青少年所以如此受到觸動,大概是由香港人累積了太多的憤怒、心痛,以及被遏抑著的對正義的渴望所引發的。當看到電影的某些畫面和對白時,腦海不免閃現2019年的一些回憶,於是情緒也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流露出來了吧! 

電影的「喊位」人人不盡相同,也許是惡人逃之夭夭,也許是善惡雙方條件不對等,但主角仍奮力抵抗邪惡而最終犧牲。假使惡人被消滅了,觀眾對於角色的犧牲會不會沒有那麼揪心?討人喜愛的角色犧牲了,觀眾都感到十分不值。有留言說︰「為何太陽不早一點出來了?如果早點日出,起碼主角可以等到惡人被消滅後才死呢!」(「鬼」在日光下會化成灰燼。)

觀眾哭得淒涼,或是因為現實中也有不少人犧牲了,而惡人卻仍逍遙自在。雖然不論在電影中還是現實中,我們都改變不了那格局,但令人揪心的故事卻提醒了眾人在面對惡人時,不能鬥兇鬥惡。電影中的主角炎柱被游說為「鬼」,以得不死之身並獲取更大的力量,才有機會戰勝惡「鬼」,但炎柱狠狠拒絕了。因為他尋求的,不是用更強大的力量來消滅對方,而僅僅是保護弱小而已,所以他沒有被「鬼」誘惑或矇騙。即使最後奮戰至死,似是打敗仗了; 弱小者被拯救了,反而得到最終的勝利。

教會的社會訓導,即使容許在特定條件下自衛時可使用武力,但基本上仍是主張非暴力的。假如有一天,新一代無可避免要抵抗惡人,千萬要記得不尋求武力的升級並不是懦弱的表現,因為抵抗最終只是為了保護眾人,而非為消滅惡人或復仇的。至於那些邪惡的勢力或惡人,還是留給天主來處置吧! 

黑暗當道的日子,惡人也許可以橫行無忌。天不但沒有亮,而且愈來愈昏暗,眾人都為黎明還未到而心急如焚。我們明明知道宇宙自有軌跡,光明終有一天到來,但我們真的太心急了。每當在新聞中看到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時,我會提醒自己去年聽到的一句話——「不爭朝夕」。天主的時間不是我們的時間,我們只需要相信上主的公義必定會來臨,而我們就專心為守護善良而奮鬥就好了。

  •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之友」供稿

圖︰ 《YOUCAT天主教青年教理》及《DOCAT天主教社會訓導》均有討論教會如何看待使用武力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