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代人】我最喜愛⋯⋯
踏入2021年,某電台一如既往在 1月1日舉行本地樂壇的頒獎典禮。這個頒獎禮受年輕人注目的原因不只是因為是他們鼓勵本土創作流行音樂,也是因為它讓樂迷票選「我最喜愛男歌手╱女歌手╱ 組合╱歌曲」的獎項。
2020年香港立法會的選舉沒有了, 新一代唯有在其他「選舉」中表態,希望選出自己喜愛的事物。不過,能夠用投票來讓市民表達哪種聲音最深得民心,在2019年後的香港,卻已是表達自由的奢侈體現。
進入了網絡時代以後已很少看大型電視節目,我看這個頒獎典禮有一個令自己驚訝的發現︰一些今年經常在耳邊響起的歌,原來我不知道那些歌手和樂團是甚麼樣子的。
那位做開場演出的女歌手原來是一名博士生,唱的是描述本土文化面貌的歌曲。另一隊成名已久的「中佬」獨立樂團一直自家創作勵志歌曲,為香港人打氣。即使是偶像派歌手和組合也不一定是唱情歌。在「沒有大台」的世界,喜歡音樂的年輕人真誠地創作著他們的音樂。
頒獎禮後的花邊新聞是網上有人評論今年的「我最喜愛男歌手」年僅21歲的姜濤得獎是因為他的歌迷用「太空卡」投票,獲獎是制度上的漏洞所至。其實流行音樂的喜好各花入各眼,在網絡面前,你有多受人歡迎喜愛,看你的社交帳戶有多少人跟隨和讚好,一看便知曉。有此爭論不過是社會的縮影吧 !
香港人就是不喜歡造票。
所以因為疫情,由現場觀眾投票改以網上投票,就出現了制度上的缺口。而且亦沒有了現場唱票,讀出各單位的得票,結果人們就會對投票活動有所質疑。說好的民主選舉過程就應該是每人都可得到均等的投票機會,假如投票機制有漏洞、不可靠,大眾就會失去信心。要挽回大家的信心,公平公正而民主的制度真的不可缺少。
對於一個流行樂壇的票選活動, 網民都大有意見。假如政權要改變本地憲政的選舉制度,新一代會不關心嗎?過去一年,這個政權做了甚麼大眾都清清楚楚看在眼內。才踏入2021 年,新聞報道中文大學的一個民意調查指有近九成高中生對政府無信心。整整一代人失去信心,大家都已不會奢望政府的決策合乎民意,但求這個政府不要再削弱僅存的民主機制,好好挽回新一代的信心。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青委之友」供稿
圖︰對於一個流行樂壇的票選活動,網民都大有意見。假如政權要改變本地憲政的選舉制度,新一代會不關心嗎?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