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中華聖母堂(下) 70 年代誕生的堂區

期數
4013
刊登日期
2021.01.15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1 月 17 日 常年期第二主日
21.01.15_1200

按圖放大

中華聖母堂服務區內有需要人士,在節日於大角嘴天主教小學禮堂舉行愛心飯局,原來這禮堂於70年代開堂之初正正是聖堂舉行彌撒聖祭的地方。與堂區一起成長的教友李鴻芳很感恩地說:「禮堂往日是舉行禮儀的地方,現在成為了行愛德的福傳標記。」

這個堂區故事可追溯到70年代,當年香港教區沒有計劃在大角咀開設新堂區,只是準備開辦一所小學。但後來政府決定發展大角咀區,這促使教區決定於大角咀設立堂區,以牧養區內人口日增的教友。

可是原先要蓋的小學已經動土興建,教會要再買地或修改建築圖則去建堂殊不容易,於是聖堂便先借用學校的地方開彌撒。此外,教區由鄰近的聖德肋撒堂和聖方濟各堂劃出部份地區,作為中華聖母堂的牧民區域。

工廠區燒焊味下的信德

現仍然服務堂區、服務聖言宣讀組的李鴻芳便是從聖方濟各堂轉往中華聖母堂的教友。當年他住在油麻地小輪宿舍(現九龍楓樹街附近),「中華聖母堂神父及教友根據資料,拍門探訪,向我介始中華聖母堂」,他從家中步行約十分鐘便可到達聖堂。

李鴻芳說,開始時教友要在學校禮堂參與主日彌撒,平日彌撒則在二樓的課室進行。當年大角咀工廠林立,學校禮堂沒有風扇,每逢夏天參加主日彌撒,附近工廠的燒焊氣味便會傳入聖堂,雖然如此,當時每台彌撒也有數十位教友參與,而聖堂舉辦的活動,尤其得到教友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歡迎。

他欣賞聖堂教友的凝聚力強,究竟原因?「因為禮堂只有一個出入口,教友走出走入都總會遇見。」

李鴻芳是聖堂第一任輔祭會會長,他仍記得堂區暑期綜合晚會前的情況,教友離開聖堂時,便會看見禮堂門口的攤檔,可以購買晚會的門票,反應踴躍,因為「價錢不貴,主要為統計人數,約200人參與,可以坐滿半個禮堂。」

在這周年活動中,每個善會都要表演,又會邀請教友唱聖詩、表演才藝,「很多青年人參加,當中有些更帶同未信教的朋友來聖堂。當年聖堂沒有冷氣,參加者要手搖著扇子撥涼,場面熱鬧」,亦是一種福傳活動。

教友於77年上樓

隨著愈來愈多教友到中華聖母堂參與彌撒,教區便與政府商討租借地皮發展堂區,但幾年來都沒有進展,徐誠斌主教最終於1975年以30萬港元買下大角嘴天主教小學停車場上空的空間。最後建堂工作先後涉及三位主教:徐誠斌主教決定建堂,李宏基主教批准聖堂圖則,胡振中樞機任內正式動工。而中華聖母堂終於也在1977年落成,教友能夠「上樓」——到聖堂參與彌撒。

另一位服務堂區宣讀組約40年的教友易偉京,則是於70年代由聖德肋撒堂轉至中華聖母堂。易偉京愛閱讀聖經,在領洗後也會經常攜帶聖經外出,「就像讀書般,在聖經用原子筆畫重點、打星星」。所以當她到中華聖母堂後,知道神父舉辦聖經再培育班,便立刻加入,說起「星期六在神父辦公室中,幾位教友一起閱讀聖經」,如今她仍津津回味。

2000年後,大角咀區愈來愈多新樓落成,易偉京見證了年輕家庭遷入,為堂區帶來了很多小朋友;相比以往只有輔祭會、青年組、宣讀組等,她指近年亦多了善會,為堂區增添生氣。

增添中華聖母像

說到中華聖母堂內裡禮儀空間,要記堂區於1989至1990年間進行的翻新工程,聖堂位於鬧市的高架公路旁,牆壁上安裝了隔音大窗,為教友提供寧靜的祈禱場所。

教友沿正門樓梯而上,一樓是聖堂,而上一層,是小聖堂(當開啟屏風便可以參與大聖堂禮儀)。祭台上的天花設有一個象徵天主聖三的三角形天窗,能把天然光引入聖堂內。

教區神父譚錦榮2018年起出任中華聖母堂主任司鐸,為聖堂增設了風琴,取代以往使用的電子琴,推動聖樂的同時,幫助教友更投入禮儀生活。

此外,他又在聖堂內添置堂區主保—— 中華聖母像:聖母穿著清朝宮廷服裝,手抱著耶穌。1924年,在上海舉行全中國主教會議後,教廷駐華代表剛恆毅主教領導參加會議的全體主教,把全國奉獻給聖母;而在會議休息時間,剛總主教在聖母像冊看到東閭聖母像,隨後在大會提出以東閭聖母像為中國之后的代表像,並一致通過。

現在這幅畫像分別掛於聖堂地下正門入口、小聖堂及堂區辦事處外。該會議至今快100年, 因此,譚神父指聖堂2020年新置於祭台前的中華聖母像,既為敬禮堂區主保,也是鼓勵教友為中國祈禱。

中華聖母堂成立至今40多年,當中1983年胡振中樞機邀請慈幼會投入中華聖母堂服務,直至2013年,是聖堂成立以來約三分二時日,譚神父便於2019年在小學操場,設立進教之佑聖母亭,讓聖母看顧孩子,孩子也有更多機會向聖母祈禱,這也是感謝慈幼會多年來的服務——因為慈幼會一直致力推廣聖母進教之佑的敬禮。(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