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雲先會】香港聖雲先會的誕生及早期服務

期數
4017
刊登日期
2021.02.11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2 月 14 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聖雲先會是一個由天主教平信徒成立的慈善團體,亦是教廷確認的善會。與其他善會一樣,會員全是義務地、無償地為有需要的人服務。在香港,聖雲先會由霍允尼神父倡導,於1863年7 月12日成立,至今157年。聖雲先會的會務主要為探訪及支援弱勢社群,不分其種族及信仰,照顧他們在經濟上及心靈上的需要,與他們同行,讓他們感受到天主的愛。

本港的聖雲先會在成立之初,靠著會員和教友在主日的捐款,每星期把救濟物資分給貧苦家庭。至1880年,接受救濟的家庭逐漸增加,為了增加經費來源,聖雲先會開始舉行每年一度的賣物會,那是香港賣物會的始祖,所籌得的善款用作支援貧苦家庭的需要,把包括糧食、衣服鞋襪、醫藥、以至殯葬所需等捐贈給他們。聖雲先會亦支援當時的聖類斯孤兒院及嘉諾撒修女在灣仔醫院內的高默斯醫療所。

為了進一步獲得新的經費來源,聖雲先會又率先把售旗籌款引進香港,向社會人士募捐,此項創舉收效顯著。其後,由於玫瑰被採用為聖雲先會的標記,售旗日於是也成為了賣玫瑰日,會方在街上賣玫瑰花募捐。

1914至1918年的戰亂使聖雲先會會員肩負的仁愛服務責任變得更大。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香港被日軍統治了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大多數居民逃往外國或內地,不能離港者,則歷盡各種艱辛。在此惡劣環境下,聖雲先會留在香港之會員人數雖然不多,但本著愛主愛人之精神,特別在恩理覺主教的支持下,仍能竭盡棉力,從未間斷地為貧弱者提供支援。

後來香港重光,昔日離港者紛紛回歸,重建家園故業。惟三年多飽受戰爭之摧殘,百業凋零,民窮財盡。港府盡力救助,在玫瑰崗、北角及亞皆老街均設有難民營,安置流離失所人士,幸得到多國的福利機構來港施以援手。聖雲先會亦秉著仁愛之精神,盡其所能,給予不幸者適當的援助,又在九龍九江街及南角道設立寶血宿舍及聖德肋撒宿舍,以安頓單身老弱人士。

1949年國內居民大量湧入香港,此等難民多一無所有,食宿多依賴港府。聖雲先會和其他在港服務之國際福利機構,以人道立場,動用龐大資源,加以救濟。在這期間,本會同時亦不斷發展。

五十年代會員人數大為增加,會方亦能承擔較大之救濟工作,除照顧個別家庭探訪之要求及救援外,亦給與學童教育補助及購買書籍等的費用;又向貧病者提供醫療及住醫院之費用;有需要時則派發棉被、衣物等物資。六十年代初,本會在老虎岩(現之樂富)徙置區天台開辦一所兒童樂園,每日可供約400兒童做家課及玩耍之用。數年後,應社會福利署的要求,本會改在秀茂坪先後再開辦了兩所托兒所,為該區上班之夫婦服務,又因托兒所員工服務良好,甚得街坊嘉許。後來地區人口老化,本會遂於1992年在觀塘開辦了現在的天主教聖雲先幼兒園(後易名幼兒學校),以非牟利方式服務社群。目前,幼兒學校為二至六歲幼兒提供全日制的學前教育及照顧, 學額112名,期望幼兒透過愉快的群體生活和多采多姿的學習活動,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得以均衡發展。(三) 

  •  聖雲先會乃在俗基督徒團體,以勤修愛德為宗旨,力行仁愛。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