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天水圍聖葉理諾堂(下) 在起初已由聖經故事育養著

期數
4018
刊登日期
2021.02.19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2 月 21 日 四旬期第一主日

按圖放大

 

 到過天水圍聖葉理諾堂的,都會被掛在聖堂上的「復活基督像」所吸引:耶穌張開雙手,目光溫柔,頭髮隨風飄曳,慈悲面容定睛前方,帶出復活的喜訊。其實,整個聖堂的內部設計,就是一本聖經,內裡蘊含著許多由舊約到新約的故事。堂區奉聖經學家聖熱羅尼莫(St. Jerome,堂區命名時譯作聖葉理諾)為主保,教友進堂前會看到主保聖人像及其格言:「不認識聖經,就不認識基督」,用以鼓勵信眾在生活中活出聖言。

置身聖葉理諾堂,便有如翻開了一部《聖經》。當年負責聖堂室內設計的余蕙瑛修女,以聖經作為設計主題,讓聖經故事環繞著整個聖堂。站在聖堂面向祭台,最右邊是六幅彩繪玻璃,展示了創世紀天主六天創造天地的故事:第一天光與晝夜;第二天水與陸地;第三天花草樹木;第四天太陽月亮星辰;第五天海洋與空中的生物;第六天爬蟲走獸與人類。

基督復活 喜樂傳遍宇宙

從右方再望看中央的祭台,便揭示了福音的喜訊。上方有復活基督像,基督像背後呈C字的形狀代表Cosmos(宇宙),意味著復活喜訊傳遍宇宙。祭台、讀經台及聖體櫃均以一塊完整大石雕鑿而成,表達教徒分享同一救恩。祭台右方和左方的彩繪玻璃分別述說著聖母領報及聖神降臨的故事。

堂區導賞組成員蘇偉然特別提到在聖堂最左邊,掛著的一幅聖母懷抱耶穌像,耶穌所持書籍,不少人誤以為是聖經,其實「那是生命冊,代表聖經最後的書卷『默示錄』。畫像代表世界末日,進入了新天新地。在聖堂由右望向左,有如看完整部聖經。」

聖堂內一個最特別的地方,是不設十架苦像和苦路十四處,導賞員朱國樑解釋:「因為耶穌已復活,不用走苦路。」

聖堂三重「天、水、圍」

聖經主題以外,聖堂亦有一些建築元素,去反映「天、水、圍」的特色。朱國樑說,從聖堂門外抬頭望上「天」空,大閘呈波浪形有如流「水」,並「圍」繞聖堂,形成第一個的「天水圍」; 進入聖堂前的玻璃大門,玻璃上半部透明象徵「天」,下半藍色的波浪紋是「水」,聖堂呈橢圓形「圍」繞著教友,形成了第二個「天水圍」;在聖洗池牆身展現彩虹「天」際,池內聖「水」的流動,並「圍」繞整座聖堂,也帶出「天水圍」。

「葉理諾」對教友的託付

教區於1993年在天水圍建立彌撒中心,當時的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揀選了聖熱羅尼莫(St. Jerome)為主保聖人,取名聖葉理諾彌撒中心。堂區導賞組成員朱國樑解釋,「兩者讀音相近,至於『葉』代表中國人的姓氏,『理』代表真理,『諾』是諾言,也與喜樂的『樂』同音。胡樞機當時說:天主的諾言,是讓祂的真理和道理,給每一位中國人認識。」聖熱羅尼莫是偉大的聖經學家,把聖經翻譯成拉丁文,朱國樑說:「作為聖葉理諾堂的教友,便有責任去福傳,把天主的真理傳開去。福傳的方式,便是研讀聖經。」

堂區不負所託,致力在導賞中融入福傳與聖經元素。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前,堂區每年也邀請天水圍天主教小學的小四及小五學生參觀聖堂,活動中會有問答遊戲,蘇偉然說:「在聖堂閘口,鑲嵌代表四部福音的『四個活物』像,我們會問學生,究竟每個活物象徵哪一部福音?」學生多未奉教,當聽到聖堂每處背後的聖經故事,都聽得津津有味,也讓信仰植入學生心中。

推動聖言 生活聖言

2020年是聖葉理諾堂慶祝成立25周年,堂區早於2018年已推動手抄聖經,鼓勵全堂教友參與,教友合力於兩年內抄完全本聖經73 卷書,參與抄經的共522人次,並於去年9月30日銀禧主保瞻禮上奉獻給主保聖葉理諾。

踏入2021年,堂區響應教宗所訂下的,每年常年期第三主日為「天主聖言主日」,而由1月24日的聖言主日開始,推動為期三年的讀經計劃,當中第一年是速讀、第二年熟讀、第三年通讀及以默觀方式研讀內容。堂區主任司鐸李志源神父期望教友效法主保般熱愛聖言。他說,堂區所有團體聚會前也設有聖經分享,「這是堂區的傳統,讓教友習慣讀聖言,也藉此作鼓勵一起努力推動聖言。」

 

  •  編輯 KC / 採訪 Connie Ko / 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