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堂區力量 多問候 多關懷 讓長者感到人間溫暖

期數
4019
刊登日期
2021.02.26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2 月 28 日 四旬期第二主日

(本報訊)「這段時間天氣轉涼了,要注意保暖,多留意天氣變化,小心身體啊!」每到天氣轉變或節慶前等日子,聖雅各伯堂教友唐秀蓮也會致電給堂區內的老人家,慰問他們,她認為堂區作為教友的家,關懷長者是最基本要做的事情。

聖雅各伯堂十多年前已設立長者會,60歲或以上的長者便可參與,會內定期舉辦信仰聚會和聯誼,而每月均舉辦長者彌撒,向長者送上祝福, 也為長者的意向祈禱。

教宗方濟各1月底宣布,把每年七月的第四個主日定為「世界祖父母和長者日」,以提醒教友年邁是一份恩典,祖父母能把生活和信仰的經驗傳遞給青年;年輕一輩則要關懷長者。

長者視堂區為家

唐秀蓮是聖母軍團員,服務以照顧堂區長者為主,她近年退休後,也加入了長者會,平日最喜歡與年長教友祈禱,也一起閒話家常,活出教會的共融,「不少長者看重家庭觀念,視堂區為家,神父是堂區的家長,但凡節慶,一眾長者們也期待與神父吃過節飯,神父也會帶他們品嚐美食。」

不要輕看一聲問候和關懷,這可以在必要時起著關鍵的作用。唐秀蓮曾在街頭遇上獨居長者教友,見他反應有異,便即時陪他去看醫生,醫生檢查後著長者入院,之後便發現他腦中風。

長者會神師、該堂主任司鐸范錦棠神父表示長者需要陪伴,有時堂區聚會後教友一起用膳時,長者或透露少有人陪伴,流露出一份孤獨感。為此,他不時帶長者出外,例如到較好的地方用餐,他認為吃飯是其次,重要是讓長者感到有人重視和關心他們。

茶聚了解長者近況

不少堂區都有關心長者的安排,聖方濟各堂的愛德小組一向都有安排義工,於主日接送長者到聖堂參與彌撒。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稍緩時恢復彌撒期間,義工接送長者以外,彌撒後義工會以小組形式與長者到茶樓聯誼。小組召集人馬俊賢說,茶聚是要關心長者,了解他們的近況,他們若有進一步需要時,教友亦可協助。

有年邁教友的家人已移民離港, 長者乏人照顧,覆診時會因行動不便或無人陪診而卻步,此時小組會按需要去陪診,平時亦會探訪長者,「在教會的家內,我們作為後輩,可以支援年長教友,以彌補他們家人不在身邊時的位置。」

堂區關心長者以外,其實作為子女的,也應該多聯絡和關心長輩。明愛社工羅宏達服務元朗鄉郊社區發展計劃,範圍包括錦上路一帶的村落, 他留意到村內有很多獨居長者或子女外遷的「雙老家庭」,當中不少長者都感到寂寞,渴望子女探訪,「其實一句簡單的問候,已經可以讓長者感到被關懷。但很多時候子女因各種原因而忽略長輩,長輩則擔心阻礙子女工作而不敢打擾。」所以社工家訪時,也會提醒街坊互相幫助,建立鄰里關係。

長者感寂寞 多聆聽與問候

信徒羅宏達認為,長者在社會中並不顯眼,年輕人需要多花時間與耐性陪伴和了解他們。

他曾到區內的彌撒中心參與彌撒,順道接觸區內長者,留意到疫情下有長者教友透露,家人為了防疫而不希望他們外出,但其實長輩是希望和子女一起做好防疫,也希望子女聽聽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幫助長者解決生活需要時,要先聆聽與陪伴,才能真正了解他們需要甚麼。」工作上與長者接觸,也讓他反思在關懷身邊至親時,也需要更有耐性。

根據統計處2016年統計數據,只與長者配偶同住的有29萬多人,獨居長者有15萬多人,輿論都認為社會應關心雙老家庭和獨居長者。(高) 

圖︰01 聖方濟各堂的愛德小組接送長者到聖堂參與彌撒。相片於疫情前拍下。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