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理財哲學?

期數
4020
刊登日期
2021.03.05
作者
縛眼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07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執筆之時社會上普遍對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抱持悲觀態度,文章見報日相信通過財政預算案已塵埃落定。縱使「會計師行畢馬威(KPMG)2月18日預測2020/21年度財政赤字達2,820億元,為20年來最高,並預計財政儲備減至8,780億元,相等於約政府22個月的經常性開支,形容儲備依然『非常穩健』」(明報),回歸後多任財政司司長對「量入為出」原則的演繹,是財政儲備應維持在相當於12至18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謝偉銓),而蘋果日報2月20日報導金管局至是日的儲備結算,以(1)財政儲備存款、(2)外匯基金累計盈餘及(3)特區政府基金及法定組織存款三條數加上,合共20,767億,足夠本港3.8年的使費,可是財爺只因財政儲備略減便「呻窮」,以關利民之門。筆者是財經分析門外漢,但從事前種種跡象顯示,在如今政府施政下,港人僥倖難求,預算案揭盅只減少甜,不至增苦,便於願足矣。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秉承基本法107條「量入為出」的理財原則,至庫房儲備大量盈餘。林鄭競選特首之年,曾有助拳之輩諷刺當時為財政司長的競選對手為守財奴,同時林鄭發表的理財新哲學,提出把握機遇,投資未來,與及及時投放資源,防患於未然等,均為左中右媒體評為一般見識,攀不上哲學。但是,總的來說,從社會所得應該回饋社會的應有目標,卻總是被輕輕帶過,甚至絕口不提。

大理論原則容易令人陷入不同演繹的迷思, 難以理解當政者真正的處事意向。但見微知著,從政府官員應對如何支援疫情下生計受嚴重影響的市民,與及各樣資源投放的抉擇中,可見出甚麼原則與哲學均徒託空言,或以歪理拆解。當理論或原則皆為虛幻,卻可看出真實的施行套路:鋤弱奉強。

疫情使市民失生計,望政府設失業援助金,勞福局長羅致光卻認為現時失業人士除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外,亦可申請綜援而拒絕。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是打工仔未來的退休保障,用作失業保障實屬不該。羅官又指,若設臨時援助制度,則例如只工作一個月能否申請半年的失業援助、設立失業保險制度的水平界線,比如失業率去到某個百分比、或者疫情過後的某個月份,總會使某些人差一點才達到水平要求,將造成不公等的細節要考慮。羅官就是狷窿狷罅用這些小部份不公例子,而使大範圍受影響市民不獲支援。然而,當不是面對弱勢,官員卻不見得如此錙銖必較。比如「保就業」計劃發現有僱主中飽私囊,而羅官在電台節目中表示要容許它「鬆動點」,大意是使計劃實行,不誠實也可接受。其實該計劃超過四分之三撥款乃直接給予僱主或經營者,工人可直接受惠者不足撥款的八分之一!終於,林鄭可能終止「保就業」計劃,而代之以略為提高「在職家庭津貼」,又再將弱勢者投入如申請綜援般,填表報數一家人等候錙銖必較審查的惡夢中!論財赤之由,立會財委會剛於去年12月通過約5億5千萬港元「明日大嶼」的中部水域人工島前期研究撥款,而整個「明日大嶼」將可能花費超過1萬億元的儲備。這個竭澤而漁,所謂防患未然的未來投資是否過份?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