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柴灣海星堂(下) 見證社區轉變70載 跨代服務 不斷更新

期數
4020
刊登日期
2021.03.05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07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圖片故事

海星堂自1952年起在柴灣木屋區開展扶助貧弱的工作,當年的石聖堂,就是教會服務社區的標記;90年代重建的新聖堂,也同樣騰出地方服務社區。

海星聖母 傾聽教友心聲

海星聖母是世人的嚮導與希望,海星堂不但透過服務帶出主保海星聖母對社區的關懷,也在聖堂建築內顯示這標記。

海星堂堂區中心入口兩旁的石牆,用上舊堂留下來的花崗磚砌成,象微新舊融合。沿樓梯步上U3樓層便是聖堂,它在保留昔日標記的同時,也為進堂者營造出祈禱的氣氛:祭台沿用舊堂的花崗石祭台面,寓意讓歷史延續下去,也代表信眾一起延續舊堂對柴灣的服務。祭台上方的一扇玻璃天窗,透入光線,象徵天主親臨聖堂。

從祭台前望,會看見整個聖堂的座位以扇型排列,凸顯了團體感,加強共融祈禱氣氛,主任司鐸劉德光神父指這象徵了海星堂鄰里之間團結互助。

聖堂大門對開是中國式庭院「聖母廣場」,奉有 海星聖母像,廣場是教友參禮前靜默之地,也是禮儀後的聚腳點。

廣場內,在聖堂進堂前的位置建有聖洗池,它以舊聖洗池作藍本,仿照舊池採用白花紋雲石,但同時亦加入了灰色木紋石。廣場地上的石紋則象徵聖神之水長流不息,正如天主給每人的恩寵般永無窮盡。

整座海星堂堂區中心樓高6層,除了U3是聖堂、廣場、小聖堂和花園外,其他樓層包含了不同的服務:地下低層供教區勞工牧民中心──港島使用,中心幹事與教友合力關懷東區的基層勞工;U2的禮堂不時用來為居民舉辦保健及愛德活動;4樓及5樓是海星幼稚園及幼兒園;頂樓是神父宿舍。劉神父亦不時會去探訪幼稚園及幼兒園師生,從中辨識並幫助有需要的家庭。

開班教授居民謀生技能

50年代,柴灣居民大多住在木屋區(大約是現時東區醫院的位置),瑪利諾會傳教士在區內開展扶貧工作;當年主任司鐸文顯榮神父(Stephen B. Edmonds)籌建了海星堂,作為教會服務社區的基地。

堂區後來加建了一所石屋作為「上聖堂」,與原有的「下聖堂」同時發揮禮儀與服務的功能。當年文神父聘請師傅於堂區開設籐藝班及車衣班,教導教友謀生技能。面對羊群增加,堂區亦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強化教友鄰里間的照應。

此外,堂區透過職業訓練、辦學和愛德服務去幫助柴灣居民,也回應社區需要去調整服務。隨著人口增多,舊堂拆卸重建後,新的海星堂堂區中心於1995年啟用,堂區亦繼續關懷基層人士,並透過「關注社會事務委員會」去統籌關社工作,當中大部份活動都是與教區勞工牧民中心合辦。

勞工牧民中心:關懷工人的橋樑

雖然柴灣區眾多工廠已經轉型,但區內仍有不少勞工和白領僱員,勞工牧民中心致力服務他們,從而成為了海星堂關懷工人的橋樑。

中心同工與教友為工人提供就業服務和舉辦課程,也幫助他們認識勞工權益。「與海星堂教友同行,讓我感受到教友對勞工牧民的重視,也見證了他們在關社服務上的成長。」中心主任徐頌文同時兼任堂區關注社會事務委員會的義務秘書,他體會到堂區與勞工中心的服務相輔相成,中心支援堂區的關社活動,例如安排教友探訪清潔工,反過來不少堂區教友也成為中心的熱心義工,例如有教友藝術家與中心合作培訓在職智障青年,製作石膏聖像作為福傳媒介等。

勞工中心2000年成立之初,堂區教友金駿榮仍在大專讀書,他開始夥拍中心同工服務工人。這些年來一直堅持服務工人,目前更當上堂區關注社會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訪問時適值農曆新年前,金駿榮仍記得昔日與工人吃團年飯的時光,「這不只是一頓飯,而是一份友誼。飯局前我們多次到垃圾站,問候清潔工人⋯⋯海星堂與中心讓我走近柴灣的勞苦大眾,從中明白到基層工人的生活,遠比我們想像中艱辛。」他期望引領堂區教友多關心區內基層人士。

70年來柴灣社區經歷了不少變遷,但海星堂仍一直牧養區內教友,也服務街坊與工人,不斷延續關愛人靈的服務。最近堂區準備迎接新教友,劉德光神父希望他們能傳承這份精神,而堂區也能讓更多街坊接受這份關懷弱小的福音。

  •  編輯 KC / 採訪 Joseph Tang / 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