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請為窮人呼喊 短評財政預算

期數
4021
刊登日期
2021.03.12
作者
黎汶洛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14 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萬眾期待」的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正式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以「紓解民困」為題,但當中又有多少政策能真正化解社會危機呢? 

截至2021年2月,香港的失業率處於17年來的高位,而據政府2020年底發布的《2019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中,2019年香港幾乎有15.8%人口,逾109萬人生活在貧困之中。

在疫情下,不少居住於劏房的租戶面臨失業,亦同時面對沒有租務管制下的租金逆市通脹。貧苦大眾渴望的是一次性的失業救濟金,而非司長提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此計劃,是完全無視政府應有的基本責任與承擔,以個人還息能力,解決社會問題,可見是無底深潭,把基層家庭推向結構性跨代貧窮之中。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指出,香港的經濟短期內難以復甦,失業大軍無法估計何時能夠重新投入職場,借貸後的還款問題必然加重精神和心理壓力,容易導致社會悲劇發生。當「明日大嶼」計劃為人詬病多時,既然政府不斷強調量入為出、應使則使原則,但為何不終止「明日大嶼」計劃,靈活運用公帑解救市民眼前水深火熱的困境?

至於具受爭議的$5,000電子消費券問題上,只受惠於集團式的商戶和年輕的一輩,忽略了一些真正有需要的群體。觀察所見,濕貨街市內的賣魚檔、屋村內的士多和公園內的小食亭,絕少以「支付寶」、「PayMe 」和「八達通」等電子方式繳費。皆因,這些電子付款平台,經常為小店帶來不便,包括小店需要支付額外的手續費等。還有,長者或不善於使用智能電話的人士,亦可能會被拒諸門外,未能達致全民受惠的效果。

教宗方濟各在去年世界窮人日文告中,以「應向窮人伸手施惠」為主題,同時也是向眾人的邀請,以呼籲眾人能夠對此負起責任,投身參與。例如聖保祿宗徒教導我們,因著耶穌基督死而復活所獲得的自由,我們能負起責任,為他人服務,特別是為那些最弱小的弟兄姊妹。這不是一個自由選項,而是我們所宣認的信仰的一個真實記號。

教宗續指,在上述種種情境之下,「此廂被排擠者仍在痴待,另一廂已將冷漠全球化,只為支撐以排擠為主的生活風格,或持續熾熱自私自利的理念。結果我們還未來得及醒覺,便失去同情心,對窮人的呼喊無動於衷,對他人的痛苦不會灑淚,總之毫無感覺要幫助他們,彷彿這一切都是人家的責任, 事不關己」(《福音的喜樂》,54)。

倘若政府的施政未能對症下藥,那就讓我們繼續呼籲政府完善香港社會福利和公共房屋政策,並透過參與教會的慈善救濟和社福機構的倡議工作,共同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