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時間濶於空間

期數
4023
刊登日期
2021.03.26
作者
李靜敏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28 日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教宗方濟各在《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中為所有懷有善意的公民提供四個原則,時間濶於空間是他帶出發展和平、正義、友愛的社會的第一個原則。他用與圓滿和局限打交道來描述這個原則:「時間與圓滿打交道,並將圓滿表述為一個不斷向我們開放的境界,同時每個個別的時刻則與局限打交道,並將局限表述為一種關閉。」

香港社會同時間出現眾多的局限。

在與聖安德肋堂合作的一個名為「瑪納行動」的八星期食物包派發行動中,筆者接觸很多因家庭經濟支柱突如其來面對失業或無薪假的故事,這些以往有穩定良好收入的家庭,突然之間他們的兒童教育開支、食物開支需要一下子緊縮,但突變後扣除住屋等開支可能是負數或只餘下極少可動用開支。雖然本會多次用不同途徑倡議設立短期失業援助金(包括發出聲明及約見勞工處處長)。但最後政府在施政報告只推出失業免息貸款!而之前「保就業」計劃在無審查下卻已給予全港僱主八百億元資助,但為失業人士提供失業援助金的訴求,此刻卻完全不被聆聽,無視在水深火熱中的家庭困境。

筆者作為一個社工,當聽到這些真實生命的故事時,發現做甚麼事情也不能為失業家庭作出制度性和具體實質的改善,感到失望、無望。就像眾多香港人一樣,面對這個社會現實,突如其來的眾多變化,失望、無望。教宗說「局限」就像放在面前的一堵牆,它令人關閉。在引介時間濶於空間的原則時,教宗說「社會和平不可被理解為講和,或純粹不動武,只因為社會的一方強力控制另一方。真正的和平也不可用來作藉口,為了合理化一個使窮人噤聲或安靜的社會架構,因此更多的富人能逍遙地翼庇他們的生活格調,而其他人則必須湊合著過日子」。《福音的喜樂》所描述的,不正正是香港現時的寫照嗎! 

如果我將所有的注意力停留在這個絕望的時刻,我便只會不斷地看到這堵牆,因此我也關閉了自己。教宗邀請我們不要把重點只放在空間,意即瘋狂地試圖把一切集中在那個令人失望、絕望的當下一刻,而應學習把優先地位給予時間。他說這意味著重視過程的啟動,而不是擁有那空間(決定那一刻應該如何)。

是的,筆者與堂區、學校一切懷著善意的人們,在服務中啟動了大大小小的過程:一幕幕聆聽失業家庭的故事、陪伴及協助他們申領各類經濟╱食物援助,這些過程是寶貴的。筆者雖然對政策絕望,不能決定那個時刻的歷史。但在服務的過程中也好像黑夜中看見了一點光,就是在行動中真實地給予這些家庭丁點的希望。而在我們每一次與失業家庭的相遇中,實在地幫助了基督祂自己臨現於這個世界上。

當無數懷著善意的香港人,不被絕望打倒,繼續在自己的崗位上啟動每人大大小小的過程,筆者看見的是一幅天主的神到處感動人心的圖像,我們可以回應天主的召叫,成為基督的肢體,行走在社會每一個境遇中。這好像教宗所描述的美麗圖象:時間支配空間,光照空間,讓空間連成一個不斷擴展的、沒有折返可能性的鏈條。

當然,教宗也提醒我們,局限與圓滿之間持續有一種張力,筆者心裡也時常存有這份張力,所以不住的禱告是重要的,唯有聖神能引領失望的人把目光不再停留在局限上,而醒覺到天主才是時間和歷史的主宰。慈悲的天主已銘刻在每個人的內心,追尋及擁有圓滿的渴望。失望中的人們,在他們尋找天主的過程中,也可以是一個不再封閉,而是向奧秘不斷開放的旅程。 

 

  •  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

圖︰《福音的喜樂》英文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