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聾人慕道團導師卓灝賢 走進無聲的世界 以視覺語言談信仰

期數
4023
刊登日期
2021.03.26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3 月 28 日 基督苦難主日(聖枝主日)

「不少聾人礙於聽不見,自幼在生活和學習上,都經常會遇到障礙和挫折。要他們認識信仰,學習艱深的宗教語言,就更加困難。」熱愛宗教話劇的信徒卓灝賢十多年來一直在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教聾人道理,當中她用上戲劇教學方式,用手語再配合動作和繪圖,以聾人能夠明白的「視覺語言」傳授教理,陪伴他們一起走近天主。

手語是視覺語言,也是聾人重要的溝通工具。現時每主日在主教座堂的網上中文彌撒上,熒光幕左下角都有手語翻譯,以方便聾人教友參與禮儀。原來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為聾人教友製作了一套廣東話宗教手語,讓他們能夠投入信仰生活。小組也有專為聾人而設的手語慕道團,健聽導師卓灝賢希望能以切合聾人的程度去講解信仰,讓他們在無聲的世界中,也能體會到聖言的滋養。

卓灝賢中學時加入了信徒劇團「思定劇社」,對外也參與過多項戲劇活動,在不同的劇團中遇到同樣熱愛戲劇的聾人朋友,她便去學手語好能多溝通。

這批聾人朋友中有一位天主教徒,因著聽力問題而難以融入堂區。卓灝賢希望這朋友返教會,便相約一起到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再慕道。課程中,卓見到導師只以手語教授教理內容,一般聾人慕道者較難明白內容,「學習手語前,中文要有一定基礎,但不少學員的中文程度不及小學水平,即使提供兒童道理班的課程,也難以明白信仰上的概念。」

肢體語言傳遞信仰

熱心戲劇的卓灝賢,體會到聾人學道理的重重障礙,便嘗試以戲劇教學方式傳遞信仰。她請纓去當手語慕道團導師,用上切合學員程度的教材,更善用她戲劇專長作教學元素,「我以戲劇方法去演繹聖經故事,運用表情去呈現出不同的情緒,再配上手語和動作,盡量少依賴文字去講學。」

當她以劇戲演繹舊約聖經故事時,會先消化聖經內容,把故事簡化,再邀請慕道者飾演聖經人物的角色,從而帶出故事背後的中心思想,「我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也享受與慕道者一起以肢體語言去演繹聖經故事,大家學習時也感到有趣。」

每次教學,她會在白板上繪畫一些與慕道課程有關的聖經圖像,例如與學員提及耶穌使拉匝祿重獲生命的奇蹟時,便畫上手腳也纏著布條的拉匝祿從墳墓中走出來;有時用上前任導師的聖經繪本,以求學員明白內容。

慕道團中除了卓灝賢當導師,也有聾人的陪談員協助翻譯手語:因為聾人用的手語彼此略有分別,陪談員能幫助本身是健聽的導師與學員溝通。

聾人說話簡單直接

任教聾人慕道團十多年,她的學員中先後有五人領洗入教,去年10月便有學員領洗和領堅振。

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教學時要戴上口罩,令一向依靠手語和口形與人溝通的聾人是一大障礙,網上教學亦不合學員的學習需要,由於學員人數少,令她能繼續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面授課程。因為她明白,要走進聾人的無聲世界,便得以肢體語言去和聾人溝通。

任教聾人多年,從他們身上她常想到這段聖經:「你們的話該當是:是就說是,非就說非;其他多餘的,便是出於邪惡。」(瑪五37)她喜歡與聾人相處,形容聾人的感情真摯,說話簡單直接,「他們甚少修飾言辭,喜怒哀樂形於色」,與聾人相處時她最自在,也從他們身上學會真誠待人。

卓灝賢深信,自己有幸加入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更能當上十多年的慕道團導師,必然是由聖神帶領。她常笑言自己時常不明白聾人所打的手語,但靠著團隊的合作最終每次也能夠解答學員信仰上的疑問,每次也逐一攻破語言障礙,「不是聖神在工作的話,會是誰?」(高) 

圖︰ 01 慕道團上,卓灝賢(左二)教學時除了打手語外,也用上不同的肢體語言授課。
        02 以圖像解說聖經復活拉匝祿的故事
        03 與中心職員以手語溝通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