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孤獨與青少年精神健康

期數
4024
刊登日期
2021.04.01
作者
趙盈恩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4 月 04 日 復活主日

「青年孤獨」被描述為逆境令一個人對其他(群體)的嚮往,或與負面情緒有關。可惜,香港鮮有關於青年孤獨的專門研究。

英國於2018年把「孤獨」列為公共衛生問題,政府透過國家政策制定策略應對孤獨。同時透過相關研究,為孤獨政策定下實證基礎,又為不同年齡層制訂孤獨指標及舉辦相應活動。

「青年孤獨」乃公共衛生問題

在香港,面對社會事件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筆者的前線經驗是,有青年長時間獨留在家,感到極度孤獨,甚至勾起被遺棄感覺。在國際研究中,長期經歷孤獨的人會為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抑鬱、自殺、積極情緒下降、睡眠品質及一般健康差,以及生理變化(例如,皮質醇反應增加等)。

身份認同的孤獨

筆者曾經與青年探討孤獨問題,並有以下觀察:青少年面對不同的成長挑戰,需要人陪伴。惟社會對年青人總是扣上「廢青」、「毒X」、「冇腦」的帽子。雖然每一個人生階段都會經歷孤獨,但研究指出,孤獨感在青春期後期最高。其中理論闡釋了學習發展自我認同及建立親密關係,容易令他們增加孤獨感。

以下是一位青年人孤獨的故事:「每一天都是重覆過著一樣的日子,上學,放學,然後……自己一個人,面對四幅牆,家中父母早出晚歸。我怕別人忘記我,我努力讀書,成為學校的模範生,甚至在教會成為別人想我成為的人。日復日,我發現心很累,每天都跑著別人的目標。當我回家時望住鏡,Who am I ? 覺得鏡裡面的自己很陌生,理應是最熟悉的樣子,鏡中的我寂寞孤獨,完全不知道應該做甚麼,好像一切都不一樣……」

 這一種孤獨感在青少年中是十分普遍的。我們收集了不同青年的寂寞故事,以本土化及年青人為中心的介入手法關注「青年孤獨」議題,又與年青人共同創造「寂寞體驗館」的活動,也希望政府會進行專門研究,以制定應對青年孤獨問題的策略。

 

  •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圖︰01 透過網上社交平台搜集青年對寂寞的解讀,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以圖印製出來後,放於中心內的SNAPSHOT CORNER,並邀請青年表達及傾談對於孤獨的經驗和看法
       02 「寂寞體驗館」的活動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