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紅磡聖母堂(下) 60多年來服務社區 領導教友更新禮儀

期數
4026
刊登日期
2021.04.16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4 月 18 日 復活期第三主日

按圖放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普遍都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紅磡區也不例外,當時聖母聖心會的杜志明神父(George Dopchie)在紅磡傳教。他租用住宅作小聖堂,後再覓地建聖母堂,積極地向居民傳福音,同時也想辦法照顧清貧家庭。時至今天,聖母堂輾轉再由該會的神父當本堂,堂區教友在該會神長的陪同下,繼續把傳教與社會服務傳承下去。

早於1 9 5 6 年,比利時籍的杜志明神父(George Dopchie)在漆咸道484-486號租地方建立了耶穌聖心小堂,到1959年終於在紅磡戴亞街現址建成了聖母堂。往後25年堂區一直由聖母聖心會管理,直到1984年修會有見傳教工作漸趨穩定,便把堂區交還給教區管理。

深受修會神父影響 積極堂區與禮儀生活

及至2004年,教區任命聖母聖心會的馬偉良神父(Patrick Masschelein)出任堂區主任司鐸。他表示建堂初期著重福利工作,建聖堂前,已在大環山徙置區建校,又在聖堂旁建立普愛學校,也在區內開設診療所、青年中心等服務坊眾。其中人稱「米長老」的教友米耀生,1959年因在普愛學校讀書而認識信仰,61年在聖母堂領洗。

令米耀生印象深刻的,是神父關懷兒童的信仰成長,「我領洗前,杜神父來家訪,了解我的成長背景,家庭情況,以至非信徒父母如何看待我成為教友。」領洗後他加入聖母軍,延續神父服務社區的精神,每週挨戶探訪,擔任輔祭,又把賣剩的公教報派到區內理髮店。

米耀生兒時家住漆咸道,於彌撒開始前約15分鐘聖堂鐘聲便會響起,「我聽到鐘聲,便立刻由家中跑回聖堂輔彌撒。」他也難忘第二任本堂神父,就是荷蘭籍的田恆利神父(Harrie Stultiens),他是一位著重禮儀革新的聖母聖心會神父。「當年聖母堂在禮儀上的大轉變,都是由田神父所設的。」包括70年代初接納女讀經員、把告解亭改裝成新式的修和室設於聖堂後方, 讓教友可以面對面跟神父辦修和,以及鼓勵教友手領聖體。

修會神父推動禮儀轉變

米氏形容,當年教友對於禮儀上的改變並沒感到抗拒,他認為這與昔日教會也重視「神權為上」有關,教友也樂於聽命於神父的決定,而這些禮儀上的轉變,「使堂區更人性及生活化,最後亦使我們接納堂區議會的出現。」他在田神父鼓勵下,曾參加基督新教的訓練課程以作取經,從中體會禮儀生活的重要,明白教徒有責任投入堂區,這一直支持著他,令他至今仍然活躍於堂區。

而現任本堂的馬偉良神父亦早於70年代初次到港傳教,於1974年至77年在該堂學習廣東話及實習牧民時,見證新修和室的轉變,他說教友在田神父完善的解說下也支持這些改變。

另一位於1968年加入聖母堂的教徒屈鳳貞,現為善別組成員。當年她奉教的父親離世後便去堂區慕道,有見神父熱心服務且孝愛聖母,於是領洗後她便加入聖母軍回饋教會。堂區教友亦見證著她由戀愛、結婚到生兒育女的人生過程,後來因家庭生活忙碌而減少參與堂區組織,「至2000年將近退休後,才重新加入堂區善會。」

與堂區一起走過50多年,屈鳳貞很欣賞聖母聖心會的神父,他們熱心推動教友去參與堂區,這也驅使她充實地在堂區渡退休生活。

最早成立的善會:聖若瑟會

要數聖母堂歷史最悠久的善會,當然是聖若瑟會。堂區1959年成立後第二年,聖若瑟會便誕生,成為該堂首個善會。60多年來,聖若瑟會成員學效主保聖若瑟表樣,默默為主工作,為亡者祈禱。即使堂區2007年成立善別小組後,聖若瑟會成員仍在殯葬禮儀前負起為亡者禱告的使命。

聖若瑟會中最年長的會員已105歲高齡,成為堂區的活寶貝,而該會年資最深,入會45年的成員亦已90歲,她仍堅持到殯儀館為亡者祈禱。

改革禮儀 從善如流

思念亡者,為亡者祈禱,是中國傳統慎終追遠的表現。該堂早在80年代便在聖堂安放「中華民族歷代祖先靈位」,然而,當時有不少教友感到不習慣,堂區後來便把祖先靈位收起來,現聖堂內追思閣的靈位,已是經過多次翻新後的模樣,並在靈位旁寫上「在基督內,眾人都要復活」(格前十五22)。

當教友進入聖堂,會見到祭台上方的十字架苦像,耶穌被釘的雙手是高舉著的。原來是杜志明神父在祖家比利時把設計傳入香港,再在香港請工藝師雕塑出來的。馬偉良神父說:「在比利時的家鄉也見過這苦像,展現出耶穌非常痛苦的容貌,提醒教友要學習耶穌的犧牲與奉獻。」

 

  •  編輯 KC / 採訪 Connie Ko / 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