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學校服務菲律賓青少年 修女給予家庭溫暖與謀生技能
(天美社訊)奧利維耶(Jane Ollivier)10歲時失去了父母,之後有5年要寄居在不同親戚的家中,直至後來輾轉進入教會在菲律賓馬尼拉營辦的「生命學校」寄宿,她才擁有一處安頓之所。
「學校內的人待我如家人,沒有看輕我。我找到夢寐以求的家。」現年30歲的她說:「校內的修女教曉我如何好好地生活。」在生命學校居住了三年,奧利維耶也考獲了教育學位,之後外出教書,近年決定返回生命學校擔任舍監,幫助學妹自立。
生命學校是菲律賓亞洲關愛協會青年協會(ACAY)的重點計劃之一,2000年成立以來,一直支援陷入困境的青少年,教授他們工作技能,協助他們規劃往後人生。
目前學校為20名年齡介乎14 至21歲的女生提供住宿服務及教育或職業訓練,亦會幫助女生售賣手工藝品,去賺點零錢。遇有曾遭虐待的學生,學校會輔導她們,撫平她們內心的傷痛。
生活學校創校人、蘇菲修女(Sophi e Renoux)1995年前往菲律賓參加普世青年節後受到感召,於1997年再到菲律賓開辦這項目。修女同時發展了一項名為「第二次機會」的計劃,幫助離校青年適應社會,結果9成曾犯事的青年沒有再被關進拘留所。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疫措施影響,生命學校的青少年一度不可離開家舍。在不能上學的日子,蘇菲修女與校友陪伴宿生,安慰她們; 又要提供網上面試訓練, 讓她們趁機會學好英文;也安排一些青年縫製口罩再捐贈給附近的醫院。
蘇菲修女體會到,青年最需要別人的關懷,故此工作人員都盡力去鼓勵青年。「在這個家,我有人可以依靠,修女會關心我的感受。」既是校友又是舍監的奧利維耶說:「我一直渴望得到母愛,修女給予我這種關懷。她們不僅照顧我們的基本需要,也教導我們去自立。」
圖︰01 生命學校學生畢業禮
02 修女服務菲律賓缺乏家庭關愛的青少年
(圖:天美社╱亞洲關愛協會青年協會臉書)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