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屯門贖世主堂(上)側耳細聽難民與病人心聲

期數
4027
刊登日期
2021.04.23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4 月 25 日 復活期第四主日

按圖放大

「醫院牧靈義工課堂上,導師希望我們能當上義工的,要借出耳朵,好好聆聽病人的心聲。」屯門贖世主堂教友吳玉娟等堂區義工,都希望陪伴病人,與他們一起面對病苦,體會到基督與他們同行。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前吳玉娟每週到醫院探望病人,專心關顧病人。「一位骨傷入院的病人行動不便,經常煩燥地按鐘叫護士。我跟他分享信仰,談到信仰幫人保持平安,他也漸漸平靜起來。」吳玉娟也教導病人一些簡單紓展方法,照顧病人的身心靈。在探病過程中吳玉娟體會到,任何治療都有其局限,但心靈關懷卻可以幫助病人面對痛苦。

這群贖世主堂的牧靈義工都接受過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的培訓,其中探訪住院病人的義工,都要完成3節的證書課程,另加探訪義工證書課程,接受為期約十節的培育及30小時的實習,才與牧靈部的專業牧靈工作者一起服務;只完成首項課程之義工,則不會進入病房當義工,但可支援牧靈部文書工作及協助舉辦活動。

教友當醫院牧靈義工 
藉著聆聽分擔病人痛苦

堂區牧靈義工更把這份陪伴帶回堂區,關懷患病的教友。復活節前,吳玉娟當上代母,她的代女是一名末期癌症病人,由堂區神父范偉樂(Nicolas de Francqueville)在代女家付洗,「我會繼續與修女一起上門探望她,教她道理;又會打電話給她,關心她的健康和信仰。」吳玉娟慶幸在醫院的牧靈義工探訪中,培養出一份同理心,讓她懂得去體會患病教友的痛苦。

病房中盛載著病人與家屬的不安情緒,義工以關懷去幫助病人堅定心志,面對生命中的困難。堂區另一位牧靈義工鍾蘭英也服務屯門醫院,她體會到病人需要天主的力量去克服痛苦,同時一起去接納自己的情緒與眼淚:「探訪病人令我哭過很多次,最初也擔心弄哭病人。幸好牧靈工作者告訴我們不用擔心,只需要恰當地表達情感。」

牧靈義工陪伴病人面對痛苦,也讓他們知道天主時常陪伴。「某次一位病人要等待檢驗結果,忐忑不安,但他不願多談,我也有點失落。他不是教友,但我還是給他一枚十字架,鼓勵他交託給天主。」鍾蘭英說:「病人後來無大礙,更託人對我說聲不好意思,也表示因著十字架而得到寄託。」

過去多年,屯門醫院牧靈部與贖世主堂牧靈部與堂區合作無間,會到堂區招募義工;目前牧靈部約50位義工當中,一半是贖世主堂的教友,他們凝聚力強,疫情前,每個月在醫院奉獻彌撒,為醫護人員、病人和亡者祈禱;疫情下他們透過網上讀書會去維繫服務心,最近又參與退省去反思服務。

兼任堂區非常務送聖體員的吳玉娟和鍾蘭英,得悉入院教友需要施行聖事或領聖體時,便會聯絡牧靈部,讓牧靈部邀請神父和 教友協助。

有堂區領袖也因著入院,得以從病人角度去體會這份牧靈關懷。牧民議會會長杜懿幗疫情前因急病入了屯門醫院一個月,她深深體會到牧靈探訪能減輕病人的孤獨感。「每天都有教友及牧靈義工來探望,我不會悶,他們也慰問病房內其他病人呢。」那次她要接受手術,當天正是聖體聖血節,手術後神父便來送聖體給她,她很感恩。

難民帶著痛苦來港 
聖雲先會家訪送暖

醫院牧民之外,贖世主堂也關心區內的尋求庇護人士。尋求庇護人士滯留香港等候核實難民身份,期間不可在港工作,只能靠政府援助度日,當中不少人暫居於屯門和元朗一帶。聖雲先會贖世主堂協會是主力服務這批人士的善會。

在疫情稍為紓緩的時候,該會十多位會員,每月作20多人次家訪,為尋求庇護人士送上生活物資與關懷。「我們希望在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盡一點綿力,以同理心探訪,觀察和感受他們所欠缺的,例如天氣冷的時候,我們會送上棉被。」聖雲先會贖世主堂協會會長李惠文說。

「探訪要有一顆細膩的心,避免觸動別人內心的傷口。我問一位要照顧孩子的媽媽:問為甚麼不見爸爸?這位媽媽即大哭起來,原來爸爸離棄了他們。我即給予對方一個擁抱,化解尷尬,也安慰對方。」她說:「原來探訪是門深奧的學問,我們要謹慎了解受助者的經歷。但當他們感到探訪者的真誠,便會願意分享心事。」

協會另一成員關婉華卻從這份愛德服務,認識到屯門社區的真正面貌,繼而讓她感受到自己也能貢獻自己的社區。「最初我擔心鄉郊地區偏遠,又怕自己無法跟難民溝通,不過探訪幾次後,就不再憂心,反而感到好像探訪朋友般。」她說:「一些難民孩子很喜歡香港,說不用擔心飛機大砲轟炸。我聽會員轉述這番話後,非常心酸。」關婉華希望為這群經歷戰火或迫害的難民雪中送炭,安頓心靈。

無論是探望病人或難民的屯門教友,都要用心細聽受助者生命中的痛處,縱然面對隔膜或複雜的故事,但他們都能克服擔憂,因為他們知道天主一直在中間陪伴。

  •  編輯 KC / 採訪 Joseph Tang / 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