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小品】新人出浴

期數
4028
刊登日期
2021.04.30
作者
伍維烈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5 月 02 日 復活期第五主日

家母退休前是一位職業婦女,從事教育工作,每天都是帶著疲乏的身體從學校回來。先父從商,偶爾晚上出外與客戶應酬,回家時雖然一副累透了的樣子,但仍欣然與我們噓寒問暖。他倆都注重沐浴,不只為個人衛生,也讓自己從透不過氣來的節奏中放鬆休息。還記得在那「制水」(限制供水)的年代,就要趕緊在停水前把浴缸清潔好,然後把熱水放滿。溫度要夠熱,不然爸爸回來後,水已變涼。媽媽每每沐浴後,都會自言自語地說一句:「舒服極了,『似返個人』(再次像似人)。」而我則強迫自己為了健康要定期游泳。在加拿大讀書時,冒著雪走到學校的室內暖水泳池,完畢後又冒雪回宿舍:在路上感到身體那極潔淨的、舒暢的感覺,至今難忘懷。所以不明白為何歐陸一些國家或寒冷地區人士,他們居然沒有每天洗澡的習慣。一次,我到某一會院作客兩天,到寢室後,問司客兄弟:如廁的設備就有了,但是沐浴是在那裡?他一臉驚訝,反駁我只是小住而已! 

按初期教會傳統,領洗是全身受浸,成人與小孩如是,後來簡化成為注洗或濯洗,即在頭上傾注或灑水。香港近30年,再次重視聖洗池的設計及使用,我們現在有些堂區不但有美輪美奐的聖洗設備,更有全身浸洗的可能,例如慈雲山聖文德堂。(話說回來,基督新教的浸信宗,更只接受浸洗作為有效的聖禮。)當然,舉行浸洗需要有許多的配套,除水溫及衛生外,還有更衣等設備,以及在禮儀上配合,因為需要更多的時間。

看到新領洗者接受浸洗出來時,抹去臉上水珠後,湧出發自心底的笑容,我就想起家母的一句「再次像似人」。的確,聖洗賦予重生的恩寵:有如初生嬰孩脫離濕潤母胎,呼吸第一口氣,體會到光的刺眼,因為在水中既不能呼吸也甚麼都看不見。全身肌膚與水的接觸使人得到一種穿透的感覺。聖洗重生的「再次像似人」,原來是恢復天主造人時的祝福,那人性的美善,只是罪惡使人曾經失去了,基督為我們爭取回來。主耶穌降生成人,從瑪利亞得到人性,身教言教使我們如何活得像似一個人;為受不到人性尊重的小孩老弱、病人及附魔的人給予重視、關懷及治癒,更挑戰那蔑視人性尊嚴的建制。如此的宣講生涯,使他自己經歷苦難時「成了微蟲,失掉了人形;是人類的恥辱,受百姓的欺凌。」(聖方濟在《苦難日課》把詠廿二7想像為基督苦難時的心聲)。

按傳記,「至高者的右手變化了方濟,為給罪人對呼吸聖寵懷信心,並使他成為回頭向主者的模範。」(薛拉諾著方濟第一傳記上2)方濟行實證明,人人都能夠接受恩寵以獲新生,透過水重生,穿上基督成為新人,出離罪惡的牢獄;倘若重生後跌倒,也能透過修和聖事再次上路,一次又一次的悔改,正如當天接受新生出離聖洗浴池一刻,呼吸聖寵,亦再次出離罪惡的牢獄。

 

 •本欄作者:伍維烈、何家怡、梁偉才、梁達材、麥琬淑和黄漱芳輪流執筆。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