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雅各伯路上】中間點〔作者︰瑪利亞文〕

期數
4034
刊登日期
2021.06.11
作者
瑪利亞文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6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薩亞貢(Sahagún)是法國之路的中間點,即走到這裡已完成一半的路程。在這裡也可以拿到朝聖證書,但要另付兩歐羅。入薩亞貢城之前,放了一對石像表示這是聖雅各伯之路的中間點,一邊是國王阿方索六世(Alfonso VI el Bravo),另一邊是貝爾納廸諾.德薩亞貢(Bernadino de Sahagún)。國王阿方索六世在11世紀時大力推動聖雅各伯之路,也給予昔日在這裡開設的修院特別優惠,他尤其支持克呂尼修會及其改革。貝爾納廸諾則是方濟會傳教士,16世紀初他在薩亞貢出生,他將美洲的本土文化歷史等編寫成書,他的著作《新西班牙事物通史》(Historia General De Las Cosas De La Nueva España)是當地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他研究美洲民族的成果,讓他有著「史上第一位人類學家」的美譽,也有「美洲民族誌之父」的稱呼。

薩亞貢這名字,是源於公元第三世紀這裡所出的一位殉道聖人 San Fagun。在中世紀朝聖活動最興旺之時,這裡有三間朝聖者醫院,其中一間屬本篤會(Monasterio de San Benito el Real)的將他們的會院奉獻給 San Fagun 及他的兄弟殉道聖人 San Primitivo。在12世紀編成的朝聖指南(Codex Calixtinus)特別推薦朝聖者到這裡探訪這兩位聖人的墓地。這修院在10世紀建造,現在只餘下部份建築,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它的聖本篤拱門(Arco San Benito),座落於其中一條離開這城的路徑上。拱門曾是修院的聖堂門口。這修院在14世紀最繁盛時曾經成為大學的一部份,但後來因地震和政權壓制修院復興,以致後來變得凋零。

另一間還可參觀的修院屬方濟會,但也只剩下聖堂部份。這聖堂於13世紀建成,糅合了亞拉伯式建築,屬穆德哈爾式的羅馬建築特色。聖堂在17 世紀特別安放了一尊「朝聖者之母」像,故稱為朝聖者之母堂(Iglesia de la Peregrina)。這聖像的特色是,只有聖母像的頭、手和她手抱的嬰孩耶穌是用木雕刻的,聖像其餘部份由衣服遮蓋,以蠟燭和其他材料支撐。那時方濟會士沒有足夠錢去購買這聖像,但得到一名商人捐贈並把聖像送到會院。後來朝聖者之母亦成為這城的主保聖人。

在這裡距離聖地牙哥還有一半的路程,若然是你,走到這裡,會有「半杯空」還是「半杯滿」的心態呢?(四十一) 

 

  •  瑪利亞文,於2015年開始行聖路,繼而每年也在聖路上留下足跡。

圖︰01 入城前的「聖路中間點」石像標誌
        02 「朝聖者之母」像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