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建築師林社鈴終身執事 復修聖堂讓教友親近天主

期數
4034
刊登日期
2021.06.11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6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香港主教座堂其中兩個小堂都融入了本地教會歷史,福傳小堂的馬賽克訴說香港教會故事,也安放多位主教的骨殖;而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則紀念義和團時期的殉道歷史。」保育建築師林社鈴執事每次在座堂接待朝聖者時,都會如數家珍地介紹這座他有份參與復修工作的信仰瑰寶。目前他在明愛總部服務,平日有空便到小堂祈禱,因為這裡是他服務教會的起點。

原來,昔日他只是主日教友,多是運用本身專業協助維修聖堂,卻沒有參與堂區任何團體,2000年座堂一場慶典中,邀請了林社鈴一家負責奉獻餅酒,自此夫婦開始參與非常務送聖體員等服務,也點起了他夫婦倆的信仰心火,而他更在2012年晉升執事。

退休前在政府從事古蹟保育工作的執事,是香港第一代保育建築師,公餘時間他協助教會保育聖堂,其中主教座堂及鹽田梓聖若瑟小堂的復修工程,便先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表揚。

「堂區是個家,建築師要讓教友投入地參與禮儀、發揮禮儀空間與美感,也要傳承歷史。」林社鈴在復修教堂項目中,都要發揮創意讓新舊元素和譜並存。他兩次參與復修主教座堂,第一次遇上教堂內半圓柱體部份材料剝落,「我們不想大規模修補,便用玻璃纖維蓋上,雖然跟原材料不同,但玻璃纖維輕巧又能保留原貌。」至於第二次復修後,「座堂的燈光好像暗了,但光線更柔和,而(新裝的)射燈更凸顯了石柱的線條。」

修繕聖堂後,林社鈴希望有助教友投入禮儀,也能夠從建築特色和禮儀空間中細味聖堂歷史。「基督徒在世上留下許多歷史痕跡,聖堂讓我感受到信仰是真實地存在,身在聖堂祈禱,默想教會歷史,便會慢慢明白天主在歷史中的計劃。」林社鈴每到聖堂朝聖,也懷著這份靈修去加深信仰。

憑創意糅合新舊元素

近年他擔任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委員,參與復修西貢深涌三王來朝小堂等舊聖堂,「我會搜集舊圖舊照片去找出聖堂舊貌。三王來朝小堂祭台兩側有『聖井』,證據顯示它是用來放禮儀器物的。如果只用今天的標準去推敲,怎樣猜也猜不到它的用途。」

林杜玲多年來復修了不少重要古蹟,但到他開始處理牧民工作時,卻遇上重重挑戰,「保育建築物多對著死物,用理性去完成工作。所以我當上執事後,便發現自己被對人的工作難倒了。」到最後,他更明白要依靠天主陪伴他走牧民路。「我很羨慕其他執事,在對人的工作上做得那麼好。」這催使他學習放下自我,嘗試去完成自己不擅長的服務,為自己和教友開拓生命中更多的可能性。

「某次我去探監,一位在囚者主動跟我分享他出獄前的擔憂,他15分鐘內三次大嘆無奈,我也坦白跟他說:『執事無法幫你,我也很無奈。』」但林執事沒有停留在這個無奈之中,而是透過分享去安慰對方,過程中自己也有所得著,讓他有信心繼續服務下去。

與古蹟溝通容易 與人溝通難

面對重重挑戰,家人成為了林社鈴的支持。原來成為終身執事,林社鈴最初是無心插柳,「我為了陪太太,跟她一起到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修讀夜神課程」,課程卻燃起了他的心火, 後來更去思考終執聖召,這一回反過來是太太陪他回應召叫,「我當執事後,很多時候太太也會去幫忙,而我們也在靈修上互相補足。」

他和太太也把握機會一起服務教會,例如為到主教座堂朝聖的小孩子,製作了認識馬賽克的工作紙;看著小孩子用心為工作紙填顏色和回答問題,林社鈴感受在運用建築師專長服務教會之餘,也能夠在執事職務中為人們送上點點愛心。(鄧) 

圖︰01 保育建築師林社鈴以專業服務教會。 左為主教座堂的保育獎牌匾。
       02 協助古道行復修西貢西灣的海星堂
       03 主持復修西貢聖堂的禮儀(左一) 
       04 2012年升執事
       05 早年陪同港督衛奕信視察工程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