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下) 上山下海 鄉郊傳教

期數
4034
刊登日期
2021.06.11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6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按圖放大

1860年底宗座外方傳教會傳教士從淺灣(現稱為荃灣)攀越大帽山到大埔開始傳教,首先抵達大埔碗窰,並於1861年成立「大埔傳教中心站」,在碗窰開設小堂、興辦學校,後來更到了吐露港一帶的離島建立聖堂。至今深涌的三王來朝小堂、赤徑的聖家小堂, 大浪的聖母無原罪小堂和東坪洲的小堂,仍然由大埔聖母無玷之心堂管理,可見先賢福傳之心火。

時至今天,聖母無玷之心堂不少教友都知道前人在區內的傳教事蹟,該堂牧民議會會長黃義天指出,大埔的傳教範圍很大,由大埔墟開始,一直沿著吐露港的水域。而昔日傳教士在鄉郊進村傳教,也會興辦學校,探訪村民,這傳教方式也影響今日堂區的福傳工作,在推動教友向鄰舍傳福音的同時,也提供教育和服務社區。

聖母無玷之心堂於6月13日慶祝主保瞻禮及建堂60周年,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並祝聖堂區正門入口新設的「真福長廊」。從大埔運頭街走進堂區,在長廊右邊牆上繪有「漁人的漁夫」壁畫,地上嵌有七條魚,朝著壁畫的方向,寓意魚兒游向基督(教會);左邊安放2016年慈悲禧年設置的慈悲聖母;走上樓梯來到聖堂大樓前,地上新砌的耶路撒冷十字架,提醒教友進堂有如進入聖城耶路撒冷一樣。

於1961年建成的聖母無玷之心堂,內裡好些宗教陳設都年代久遠。進入聖堂,右邊掛有聖母無玷聖心畫像,它早於1937 年已供奉在大埔路鴨毛寮的小堂內,見證著當年小堂的牧民服務,到1961年建堂時便遷置到這裡來。

另外,聖堂內擺放了三個銅鐘,分別來自西貢三所已有140多年歷史的舊小堂。包括裝置在聖堂入口窗花上,來自深涌三王來朝小堂的;面向祭台,放在祭台上左邊,來自白沙澳聖母無玷之心小堂的;右邊的則來自西貢大浪聖母無原罪小堂,這銅鐘由戰時留下的炮彈殼改裝而成,名為「和平之鐘」,提醒教徒為致力追求和平而祈禱。

走嶂上約千石級入村傳教

60年前要建成一棟樓高三層的聖堂並不容易,有賴恩人捐助最終順利建成。而這聖堂,既是信友祈禱和舉行禮儀的地方,也曾是教育孩子認字的地方。

聖堂落成後也隨即提供教育,神父更騰出部份宿舍地方教育孩子,最初只有九位學生,1962年9月由時任主任司鐸桑得嵐神父以「聖母聖心小學」為名,開辦一年級,共有17名學生。

要看堂區近幾十年來的歷史,年屆93歲的教徒廖馮麗屏便是一本活字典。50年代她在大埔領洗後協助神父傳教,「我在1954年領洗後便服務教會,當時我只得20多歲,時常跟神父到大埔的元洲仔探訪,那裡很多孩子沒有機會讀書。」

1961年聖母無玷之心堂建成前,大埔主要的聖堂座落鴨毛寮(大埔公路廣福道),廖太常在聖堂打理祭台,也幫助修女處理教務。她憶述鴨毛寮附近九條村落的居民,會定時到聖堂領物資,神父又在聖堂周邊租用了十間屋讓清貧家庭入住,「我們為每條村落編妥時間,村民便撐著小艇來到聖堂後門,領取麪粉、米等必須品。我負責開門點算貨物,一星期總有數天派物資,每次也吸引過百名村民前來,非常熱鬧。」

神父讓無數居民得享溫飽外,也關心兒童的上學機會,廖太50年代跟隨神父到多條村落教道理,「每三個月神父便要聖屋,為的是探望村民,每次也要上山落山,每次也步行逾兩小時,很艱辛。」她每星期也會巡迴進村教學生唸經文,唱聖詠、守教會規矩,例如進聖堂時要穿鞋子,「可是他們不喜歡穿鞋,便用鞋帶把一對鞋連起,然後把鞋掛在膊頭兩邊,生怕弄髒鞋子。」

入村傳教的經歷,教她最難忘的是嶂上的行程:「神父常對我說,若想上天堂,便去嶂上吧!」——因為要為傳教付出很多努力!嶂上的村位於高山,每次入村要走過千級石級,入村後處理繁多教務,也要「休息兩天才可下山。」直到1961年聖堂落成,同時也開辦教育,廖太便留在聖堂內教導孩子。

該堂主任司鐸布尊和神父(J.S. Mbuela Pfuti)說,昔日傳教士福傳的熱忱也感染了教友的福傳心火,「當年他們進村傳教一去便是幾天,傳教路途遙遠但他們也沒有放棄。」

布神父認為,在建堂60周年之際,重溫前人的傳教經驗,有助信徒多體會如何去持守信仰;從前人身上,看到履行教徒本份的好榜樣,「在面對一切事上,要信賴天主去傳揚福音。」

 

  •  編輯 KC/採訪 Connie Ko/設計 Mike 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