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難中要同舟共濟 ——2021年教宗難民日文告
南蘇丹2011年獨立後爆發的戰事,令當地教友若望(John Joseph Gasi)全家被殺,而他更要逃到鄰國烏干達淪為難民。
「只是幾分鐘之內,我爸爸和兄弟姊妹全都被殺。」戰爭對南蘇丹人造成極大的創傷,大批青少年淪為童兵,「不少人充滿仇恨,一心要報仇,但我鼓勵大家去寬恕。」雖然被指天真,所付出的也會徒勞無功,但若望希望藉著福音去治愈同胞的創傷。
烏干達收容了一百多名南蘇丹難民,他們不少面對貧窮與失業等困難,不少人借酒消愁。若望獲「援助有需要教會」機構資助,在烏干達接受教理培育和基礎的心理學訓練後,成為傳道員,他致力為同胞重燃希望,跟他們分享信仰、安慰和聆聽眾人創傷,也安排實質援助。「我現在是耶穌的精兵,努力拯救靈魂回到上主那邊。」
若望與夥伴在團結中幫助眾人克服創傷,這呼應了教宗方濟各為本年9月26日「世界移民及難民日」文告中所提倡的團結精神。
這份於5月發表的文告主題為「邁向一個愈加寬廣的我們」,內容承接教宗《眾位弟兄》通諭,呼籲教友及善心者接納移民和難民,好能團結人類大家庭。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世界經歷著疫情的緊急時期,人們看似四分五裂,但眾人應同舟共濟,「必須致力消除圍牆,不再視其他人為外人,而只有一個有如全人類那麽寬廣的『我們』」。
教宗指出:「我們透過了解外鄉人、移民、難民的差異,以及參與當中的文化交談,才可以讓教會成長。無論身在何處,每位信徒都是當地教會團體的正式成員、教會一員、居民,以及一個家庭的成員。」
• 取自:梵蒂岡新聞、天主教非洲新聞社
圖︰ 01 教宗在移民及難民日文告中呼籲世人團結。圖為烏干達的難民營。
02 南蘇丹難民若望幫助同胞治癒創傷
(本版圖片:天美社╱援助有需要教會網站)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