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讀書】在天主的愛內團聚〔作者︰陳婉君〕

期數
4035
刊登日期
2021.06.18
作者
陳婉君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6 月 20 日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你們當愛你們的仇人,當為迫害你們的人祈禱,好使你們成為你們在天之父的子女,因為他使太陽上升,光照惡人,也光照善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所以你們應當是成全的,如同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一樣。」(瑪五44-45,48) 

在閱讀聖經時,相信大家都會遇上困難,有時候不免被聖經故事嚇怕:「若是你的右眼使你跌倒,剜出它來,從你身上扔掉,因為喪失你一個肢體,比你全身投入地獄裡,為你更好。」(瑪五29-30)——哎!非禮勿視:以後電影、劇集提示有「浪漫、性感、暴露」都不敢看,噢!煲韓劇、美劇?就此泡湯了。「我要在你身上發洩我的妒火,讓他們以憤怒待你,割去你的鼻子和耳朵;其餘的都死於刀下;他們還要擄去你的子女,餘下的都為火燒死。」(弗廿三25) 嘩!家長指引級別,場面很恐怖!都是先放下聖經,讀讀小說好了。瑪竇福音多次提及「永罰」、「永火」,「因為我們知道誰曾說過:『復仇在乎我,我必要報復』;又說:『上主必要審判自己的百姓。』落在永生的天主手中,真是可怕!」(希十31) 從此以後,大家都是當個乖巧又安份的基督徒,否則後果很嚴重。

我們閱讀聖經,在任何主題上尋找天主訊息的精髓,就不能斷章取義,而需要從整體去研究,但往往讀到難懂之處就會避開,或是放棄,或是猜測,甚至錯誤地解讀,把天主視為冷酷的、可怕的、難以相處的,因此我們難以從中感受到天主的慈愛。究竟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聖經?本書作者提醒我們嘗試從聖經的歷史文化背景、聖經作者的人性因素、聖經文本的源流、翻譯參考的版本等各方面,來發掘當中福音意涵和啟示。我們要謹記解讀聖經最重要的標準是愛,這是與天主的愛結合的關鍵。當讀到一段聖經經文時,我們會覺得跟天主更親近,甚至與祂所造的世界、所愛的人類更加接近,彼此一步一步地靠近,我們之間就是以愛作聯繫和結合。作者提醒我們要多感受生活中所帶來的一切啟示,因為天主無處不在,祂時常在我們生活的一切之內。作者又引導我們透過省察的方式,把原本生硬的經文轉化,嘗試用心去體會聖言所帶來的神慰,感受當中所瀰漫的信、望、愛,努力地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救贖真理。

十二世紀嘉都西隱修會(Carthusian)院長吉戈(GuigoII)具體地把聖言誦讀(Lectio Divina)的方法描述在他所寫的《修士天梯》(Scala Paradisi)一書內。當中的四個步驟很值得我們參考: 一、誦讀(Lectio),理解聖經經文的字面意思;二、默想(Meditatio),從文字中探究,藉以反思;三、祈禱(Oratio),從經文中得到啟發,尋找祈禱意向; 四、默觀(Contemplatio),試著以天主的眼光觀察世界,感悟事物。耶穌說:「那裡有兩個或三個人,因我的名字聚在一起,我就在他們中間。」(瑪十八20),我們嘗試召集志同道合的教友一起用心閱讀和研習聖經,關注天主給我們在生活中的啟示,讓我們真正體會天主對我們的愛。


《聖經怎麼讀?:療癒的解經方法 Understanding Difficult Scriptures in a Healing Way》出版社光啟文化/作者 丹尼斯.林恩(Dennis Linn)、莎依拉.法伯肯特.林恩(Sheila Fabricant Linn)、瑪竇‧林恩(Matthew Linn) 合著/譯者左婉薇/繪者法朗西哥‧米蘭達/定價HHKD$131/出版日期2021年3月/ISBN 978-957-546-945-0 

•  陳婉君,香港公教真理學會主編。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