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納爵年】秉持「優先使徒工作」的樂齡耶穌會會士

期數
4037
刊登日期
2021.07.02
作者
羅仕強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7 月 04 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年長會士步入年邁階段,逃不過面對身體機能衰退及社交活動減少等問題。更有機會因心理健康問題,容易受到情緒困擾或更嚴重病症的風險。然而,因著會士們在修會培育的歷練,他們繼續展現使徒生活的標記,善用餘生「愈顯主榮」。本人曾經為年邁會士的服務——「頤福園」(台灣耶穌會士安養服務單位),親身體會到他們如何在剩下的餘生,秉持「優先使徒工作」同行者的角色。

入住「安養服務單位」的會士,在健康方面必然需要他人的幫助,只是各人所需要的協助程度不同。他們雖已年邁,仍然被委以重要的使命,就是「為教會及修會所需作專務祈禱」。這個「使命」完全展現他們的能力所在。除了自己的祈禱生活,他們亦會參與團體每天的感恩聖祭、下午頌唸玫瑰經及晚飯前祈禱等。他們進入聖所,縱使步履緩慢地依恃拐杖或以輪椅代步;有關「使命」卻能促成他們保持著與主相遇。更重要的是部份會士仍然盡其綿力,為個別弟兄姊妹在靈性上作退省及分辨的帶領,實踐使徒工作上首要之務。

由於行動不便,年邁會士往往長時間留住在會院內,這並不意味他們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忘記了他們跟隨耶穌基督的「初心」——為有需要的弟兄姊妹分擔生命中不同的「重擔」,在公義的道路上同行。最明顯的是會士們的祈禱中,不時為有需要的人士獻上祈禱,特別是窮人及從新聞中得知的受壓迫者。與其說是「被動」,不如說是把自己的「有限」交託給無限全能的天主。

到來探訪年邁會士的訪客中亦不乏年青人。他們之所以認識年長會士,是因為他們曾經在不同範疇,接觸過從事不同使徒服務工作的會士。如:高中及大專教育、心理輔導、社會服務機構等。他們在成長中,多少受到當時會士耳濡目染的良好影響。記得一位接近30歲的青年,差不多每兩星期,從台南到台北探望一位長期卧床的會士。後來得知這位會士曾任教她三年夜學高中英文,讓她由當時一點英文也不懂的學生,成為今天大專的英文系老師。她訴說在這位會士身上學懂的,並不是現今的成就,而是從他生命的教導中,學懂忍耐、溫和、自在及感恩。可見步入年邁的會士,在人生及信仰的歷練上,仍然有力敞開空間陪伴著年青人。

服務年邁會士一年多,讓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莫過於會士簡樸的生活,這正好是回應耶穌會第四個優先選擇的使徒工作——「照料共同家園」。無可否認,年邁的會士為天主工作已付出大半生,晚年理應接受比較舒適的照料。但觀察他們的生活習慣:他們均享受在住宿外的小路與拐杖一起踱步、為戶外小園圃成長中的蔬菜灌溉及翻土。即使天氣溫度比較高,大部份會士寧可選取電風扇以代替空調。他們雖已年老,卻仍然知道可以盡一點能力,以行動參與那些能夠阻遏環境惡化的行動。

為回應「耶穌會優先選擇的使徒工作 Universal Apostolic Preferences」,耶穌會總會長蘇薩神父強調,要大家攜手合作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基於各方面的因素及條件,也許對年邁會士來說,任何新使命或服務跟他們沒有要緊的關係。但從上述年邁會士的生活,我們不難看到他們為「使命」的實踐,如若望一書所述:「孩子們,我們愛,不可只用言語,也不可只用口舌,而要用行動和事實。」(十) 

  •  耶穌會於2021年5月20日至2022年7月31日慶祝「依納爵年」。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