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家之家】聖若瑟的精神—更新堂區(上)〔作者︰馮賜豪〕

期數
4039
刊登日期
2021.07.16
作者
馮賜豪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7 月 18 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教宗方濟各定了2021年為「聖若瑟年」;希望教會學習聖若瑟的芳表。 

福音裡對聖若瑟的描述不多;但我們可以較闊的角度作出一些反省。說到聖若瑟,他使我們容易聯想聖家的信仰生活。聖家生活於當時的猶太人文化生活中。遵從信仰的俗例,崇拜祖先傳下來的天主。這大家容易推想到,甚至感受聖家生活於窮鄉僻壤的宗教文化氛圍。

香港天主教會在城市的文化生活裡,不斷的像嬰兒般慢慢發展和成長起來。我們不能否認香港地少人多;資源有限,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40年代至70年代,大部份的市民都在衣、食、住、行中努力而奮鬥成長。教區可說像血濃於水般與大家生活在一起。教區和男女修會,包括明愛機構所辦的學校和不同的服務見證了福音,有教無類,春風化雨。事實上香港的生活步伐是急速的,轉變較快,教會是跟不貼的。這也好,不會容易隨波逐流。

使我注意信仰生活文化是因我近期閱讀了一本牧民神學的書《Divine Renovation》。作者 Fr. James Mallon 是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總教區的堂區神父。這書的反思內容豐富,我只能選兩重點有關堂區牧民方面與大家互勉。 

作者在書中談及當今教宗——他取名方濟各,當年聖方濟各被召「重建」主的教會。而現今教宗方濟各強調「使命」:要在有歸屬感的教會團體起步,各人要有使命感和努力福傳。

感謝天主,我成為司鐸快到30年了!我覺得堂區其中一處地方是重要的:教會的門口。因非教友是透過入門聖事而成為基督徒,當中有成人、有兒童、有臨危進入教會的人。有關主日學,教區的牧民指引希望逐漸讓兒童在小學階段完成堅振聖事和聖體聖事。可惜的是,當這些青少年成長了, 在中學、大學或在職時,他們卻被忽視! 

因著堂區的機制或文化生活,只有少部份堂區仍有關注這些青年。我參加過幾屆普世青年節,亦出任過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的委員,青委是想發展和進步的,但為何未能落實於前線的堂區?我亦認識有心的公教青年,他們自己組織青年信仰團體,提供培訓和服務。在這方面,彼此又可有合作空間? (待續) 

 

  •  馮賜豪神父.聖安德肋堂區助理主任司鐸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