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慶祝祖父母和長者日

期數
4040
刊登日期
2021.07.23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7 月 25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一位婆婆給孫兒講了個故事:年長的爺爺用膳時拿不穩湯匙,總會弄污衣服。爺爺的兒子——家中的父親,便讓爺爺在小房內一張小桌獨自用餐,這樣當朋友來用餐時,就不會看見爺爺和他弄污了的衣服,父親以為這比較體面。過了幾天,父親回家後看到小兒拿著木頭和槌子玩,父親問小兒玩甚麼,小兒答他在做一張桌子,「待你老了後給你用的,這樣你便可獨自吃飯。」這是教宗方濟各年幼時聽過的故事。

在社會趨向老齡化的時候,社會如何容納長者,成為了一個切實的道德倫理問題。

教宗今年1月底在梵蒂岡宣布,由今年開始,在臨近耶穌祖父母聖若亞敬和聖婦亞納瞻禮的7月第四個主日,天主教會將慶祝「祖父母和長者日」,以慶祝年邁之恩,並紀念長輩為後人傳遞生命與信仰。

隨著社會醫學進步,對比以往人們變得長壽;但科技前行的同時,社會人士卻未必能夠向年長的生命敞開懷抱,正視年長現象,接納長者。在香港和不少地方,長者人數增多,但我們的社會政策,配套以至設施等,又有否為老齡化和長者他們作好準備,給長者在社會中留有位置,給予他們堪當的敬意?

在這個趨向老齡化的時代:青年減少,長者增多,人口年齡失衡為社會帶來了重大的挑戰。

當社會文化單單著重經濟利益時,人們開始把長者看成負擔,更令人難過的是,當制訂政策者要處理這老齡化現象時,便想到要丟棄負擔,好讓一個年青力壯的社會可以邁步向前——但明顯這是於情理不合的。

所以我們要留意,不要讓年輕一代以為,忽視或看輕年邁與衰老現象,便可解決問題,避而遠之衰老這「疾病」,社會便變得充滿活力。無疑,在當前以經濟和效益為基礎的社會文化中,當人們變老時,尤其是為貧困和病患者,不理想的現象和弊端便一一流露出來。但有病的,不是年長和長者本身,而是這種不再守望相助的社會文化。

教宗方濟各說過:在一個基督徒團體中,如果失去了愛近人和服務的精神,這團體將隨之失去自己的靈魂;在不孝敬長者的地方,青年也不會有未來。

在老齡化社會中,愛與關懷是解決人際關係的良方,也是制訂合適政策時必要的參考點。

弟兄姊妹,讓我們一起渡一個有意義的長者日,讓長者體會教會內以至社區中的愛。也讓我們從這些服務中,重拾人類大家庭應有的愛與尊嚴。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