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減少碳足跡 保護大自然

期數
4043
刊登日期
2021.08.13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8 月 15 日 聖母蒙召升天節

教宗方濟各六年前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自此之後,教會在9月1日到10月4日(聖方濟亞西西瞻禮)慶祝「受造界時期」。這段長達一個月的特殊日子,提醒我們要致力於珍惜受造物。關於這個課題的研究報告和文獻並不缺乏,但是我們堂區和團體該如何把《願祢受讚頌》通諭的建議付諸行動,這方面則仍有待探討。

誠然,許多人依然不大留意「受造界時期」,因為我們或是未相信氣候變化的嚴重性,或是覺得氣候變化不會即將隨時影響自己的生活。作為意識醒覺的第一步,我們的教區、堂區、教友組織和愛德機構,都要為這個在9月1日開展的活動,協助規劃一個短期計劃。

氣候議題未獲充分關注的理由可以是,教會今年忙於慶祝許多其他項目:家庭年、聖若瑟年,以及專注教區的牧民主題「堂區更新」。也許,這才是更深入探究堂區牧民計劃的大好時機。隨著不少堂區正著手擬定來年的牧民計劃,氣候行動和珍惜受造界應當在我們的堂區更新計劃中佔一席位。我們對扔棄文化的抗衡和對環保的承諾,都應在聖若瑟年和家庭年內得到正視。

教宗方濟各多番呼籲人們留意「扔棄文化」,並對這股風氣加以譴責。他認為,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相互作用,把被認為不便的物和人變成可供任意處理的物和人。教宗呼籲人們結束這股文化,這是值得我們支持的。自新型冠狀病毒疫症爆發以來,教區機構,多個堂區和公教團體都想辦法陪伴身處困境的人,並且向有需要者派發必需品。

愈來愈多的堂區團體舉辦同類的項目,與最苦困的人分享必需品,因為這種互相分享、彼此支持的項目亦對氣候行動有所貢獻。分享必需品自自然然啟發連鎖行動,使人們漸漸注意到周遭的人的需要,以及停止或減少浪費食物、衣服和紙張文具。它也帶來正面的改變:減少個人的碳足跡。

碳足跡是指由產品或服務的生產、使用而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數量。通常來說,我們的碳足跡大部分來自交通運輸、住屋和食物。各類善會和其他堂區小組應當協助人們認識碳足跡這概念。

如果每個人盡可能選擇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私家車,駕駛私家車的人嘗試每週改乘公共交通工具一次,個人的碳足跡就可以減少。同樣地,我們在購物和飲食習慣方面的花費,也可以影響我們的碳足跡。

如果拒絕珍惜我們的共同家園是罪過──懈怠之罪,那麼,我們為下一代留下的碳足跡,又應負起甚麼道德責任呢?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