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亮行】在信仰上紮根、成長〔作者︰閻德龍〕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乙年讀經)
讀經一:申四 1-2;6-8
答唱:詠15
讀經二:雅一 17-18,21-22,27
福音:谷七 1-8,14-15,21-23
你可有反問自己:我答應上主的邀請,加入教會,作天父的子女,已有好一段時間,經歷時間的洗禮,我的信仰有否讓我長進、成熟,抑或我仍是原地踏步,仍是膚淺、浮誇?我如何能夠在信仰上紮根、成長?
今日保祿宗徒向我們指出:聽了主的道而不實行,徒然自己欺騙自己(雅一22),這彷似一個人照鏡子,望了望自己的樣子,然後走了,甚麼都不記得。如果我們要領受天主信仰的話,便需要培養一份虛心聆聽的心,並實踐天主聖言的習慣,讓天主的說話時常成為我們生活的最高優次。我們既承認天主是我們的天主,便有一份責任,按照天主的說話生活,聽了而不實踐等同沒有聽過,
彌撒分聖道禮和聖祭禮兩大部分。在聖道禮中,我們聆聽天主的說話,但聆聽是為了將天主的話在生活中實踐出來。主耶穌囑咐我們在生活中努力實踐天主的話,如果我們聽而不行,信仰便會空洞無力。只有那些真心願意接受主耶穌的邀請,聆聽並加以實踐天主的話的人,信仰才能貫通他們的生命,賦予他生活的動力。
任何時候,當我們接受一份禮物,重要的不是禮物本身的價值,而是送贈者愛與誠的心意。天主頒下十誡,猶如一份珍貴的禮物,當中有祂美好的祝福。天主願意我們藉著遵守誡命,成為自由和喜樂的人。福音中,主耶穌與法利塞人之間的爭執,經常是因為法利塞人心硬及固執,他們死守規矩,忽略規矩背後天主的心意,這促使他們對耶穌言行的反感和作出拒絕。
作為一位成熟的基督徒,我們應明白一切的誡命及法律,並不是一種束縛,而是讓我們與天主之間建立一份密切的關係;培養「愛主愛人」的精神,在信仰上扎根、成長。耶穌清楚提醒我們「不是從人外面進入他內的,能污穢人,而是從人裡面出來的,纔污穢人。(谷七15)」因此,我們所做的事不只是外在的行為,也反映我們內心的情況。
人對法律的取向,經常停留在條文上,因此容易流於表面。故此,我們的信仰必須越過條文,避免無意識的因循,時常保持一份警醒,不斷努力,將條文背後的精神實踐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與主親近,進入祂內,否則我們便如依撒意亞所指摘的「這民族用嘴唇尊敬我,他們的心,卻遠離我。他們尊敬我,也是虛假的,因為他們所講的教義,是人的規律。」(谷七6-7)
既然昔日我們選擇了天主作為我們的救主,我們就需要將祂的話時刻放在心裡,反覆思念,並加以實踐。祈求天主讓我們在禮儀中虛心聆聽天主聖言,不要「隨聽隨忘」,同時,堅信遵守上主的誡命與規矩,必能幫助我們從信仰扎根、成長。
•作者閻德龍為教區神父,香港明愛總裁,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靈修學教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