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從學校起步 走到檔案室 卸任主教代表 劉超賢當上檔案主任

期數
4047
刊登日期
2021.09.10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9 月 12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劉超賢半生從事教育工作,特別用心去扶助基層學生,因為他相信,愛德行動最能夠體現天主教教育理念,也能鼓勵青年去發揚愛心。從學校退休後他加入天主教教育事務處,幫助公教學校強化辦學精神,剛卸下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一職,便於9月接任教區檔案主任,他希望透過教會的歷史文獻,提醒教育工作者繼續堅守授業育人的初心。

「除了言傳身教之外,我相信歷史文獻也能夠傳承公教教育的精神。」代表教區處理教育事務多年,劉超賢肯定天主教會積極為教育作出貢獻,當中傳教士透過不同的辦學方式去扶助貧弱,而對青年影響最深的工作,是提供宗教教育,故此一直維護宗教教育理念:「19世紀中期,政府一度要削弱津貼學校的宗教科,當時的高主教(Raimondi)努力維護教會辦學原則,最終都維護了宗教科。」他看到前人用愛去改變學生的生命,播下愛德種子。而這些教育故事便在歷年教會的文獻檔案中紀錄下來。

文獻記錄教會辦學角色

其實,他的成長路上也得蒙教會之恩。來自基層家庭的他,小學時家中曾經負擔不起學費,聖經科老師是耶穌會神父,很關心學生的成長,知道劉超賢的情況後,便替他找善長助學。這份關懷促使他一心去認識信仰,到了六年級便領洗入教。後來他升讀香港華仁書院,也不時跟隨耶穌會神父探訪有需要的人士。

「天主教教育工作者要無時無刻醒覺去傳承信仰,鼓勵學生關心饑餓的鄰人,學會分施。」1981年當上香港仔聖伯多祿學校校長後,他有見當時高中預科課本昂貴,很多學生都負擔不來,於是便成立免息貸款買課本計劃,「這不設清還限期,結果學生都依約清還」,除此之外,他也聘請高考畢業生回校幫助文書工作,以幫補他們的升學開支,「令我欣慰的是,後來也有舊生捐錢給學校去幫助更多清貧學生。」

重視學校檔案 讓經驗傳遞下去

劉超賢在聖伯多祿中學任內最大型的項目,就是先後擴建校舍,以及興建新校,2012年遷入新校那年,他也功成榮休。遷校前,從舊相簿、學生獎牌到學校通告等文物,劉超賢都細心過目,期望留住一些重要資料:「例如一張六七暴動期間的學校通告,提醒學生不要到危險地區, 令我想起自己當年也嗅過催淚煙……可見學校是個保存歷史資料的重要地方。」

「我一直帶著虔敬的心去對待歷史,盡量保護文獻。學校電腦化不久,我便跟同事掃描具歷史價值的舊相片,希望能長久保存它們。」檔案搬到新校後,劉超賢亦有協助整理工作。「我很珍惜和重視歷史檔案的價值和功用,在學校服務時便如此,不會輕易掉棄文件和學校文物。工作上我亦不時要查閱舊檔,搜尋準確資料。多年前做校長期間,我接到教區委派的一個任務,要釐清土地用途問題,於是我翻查歷史文獻找證據去撰寫報告,最後也解決了問題。這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歷史文獻對廓清歷史真相的功能。」

在學校退休後,劉超賢加入天主教教育事務服務,2017年接任為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協助主教處理天主教教育事務,管理屬下近百間教區學校,並聯繫修會和明愛屬下的學校。

任主教代表 與同工落實辦學理念

他看到天主教教育在當前的課程框架下,便想辦法給青年更大的成長空間。舉例說,現在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能配合宗教等學科,讓學生去服務社區上有需要的人士,劉超賢認為這更容易為青年培養服務他人的精神。

出任教育事務主教代表,劉超賢與同工一起幫助學校加強實踐天主教辦學理念,為學校中高層舉辦培訓活動;同時幫助學校加強宗教教育,推動宗倫及公民科教師培訓,以及學校設宗教科專責任教制度等。

在現今世代傳承天主教辦學精神,劉超賢希望眾人抱持信望愛三德:「我對香港的天主教教育歷史走向,不會感悲觀,教會連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困難也捱得過。雖然現在有人會覺得悲觀,但教友要有信德與望德去期盼未來。如果都能懷著信心一起服務,總不需要太悲觀。」

雖然離開學校前線工作多年,但劉超賢心中仍然記掛著學生,「其實服務前綫比做行政工作更開心」。如今服務檔案處幫助教區保存檔案文獻,劉超賢希望鑽研檔案的管理及儲藏知識,讓公教教育工作者與教會人士善用檔案處的館藏, 特別是讓教育工作者能從前人克服困難的歷史中得到啟發,好能抱持希望面對當前處境。(鄧) 

圖︰01 投身教育多年,劉超賢期望把天主教歷史傳承給下一代。圖示他在聖伯多祿中學與學生夾 band。
       02 劉超賢9月起出任教區檔案主任
       03 出任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時與同工到澳洲考察
       04 劉超賢(戴帽)早年與學生的課外活動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