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含淚播種含笑收成〔作者︰鄧小宇〕
期數
4048
刊登日期
2021.09.17
作者
鄧小宇
主曆
主曆 2021 年 09 月 19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從小聽父親說他母親,可惜我們始終都沒見過祖母。父親在解放前隨他工作的機構從大陸撤退到香港,之後30年再沒收到貴州家人音訊,要到國內改革開放後才重新聯絡上,方得悉祖母早已去世。
從父親口中知道祖母小時候父母雙亡,在一間修女辦的孤兒院長大,因而成為一個虔誠天主教徒,後來三個兒子亦跟隨她的信仰,我二伯考入上海法國天主教會辦的震旦大學讀醫科,三伯、我的堂兄最近告訴我,他記得小時候政府仍未禁止宗教活動那段日子,每星期日必然帶同一家大小望彌撒。
而我父親在香港準備結婚時,政治環境相當不穩定,不知會否在香港定居,抑或很快有機會可以返貴州與家人團聚,在一切皆屬未知之數之際,唯一肯定不退讓就是要在教堂用公教儀式行婚禮,我母親亦因此要在婚前先讀「道理班」,通過考核、洗禮成為天主教徒後, 終於在1950年7月於尖沙咀玫瑰堂由教導我母親「道理」的韓神父主持他們的婚禮。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家人也是逢星期日早上例必去教堂望彌撒,然後隨著我們年紀漸長,可能父親的俗務日益繁多,這個星期日家庭指定動作逐漸束置高閣了。
一直以為父親早已把宗教信仰拋諸腦後,他逝世後,我們整理遺物時在他房內見到一尊聖母像,原來他一直都擺放在書架上,怎麼我們從沒有留意?他生前在一些困擾迷惘時刻會舉目凝望這尊聖母像禱告嗎?
現時我們幾兄弟當中我較常上教堂,每次經過聖母祭壇我總會停留多一刻,懷念將聖母像放在他書架上的父親。百多年前一個在安順的小孤女信奉了天主教,即使時移世易,這信仰經過高潮低潮可沒有中斷,迂迴轉折來到我這個祖母從不知道存在的孫兒。一個公教家庭,正如前文題目寫過,有時是需要幾代時間建立,但確會傳下去的。
- 鄧小宇,黃黃哋文化人,在喫羅宋湯的日子中遊走藝文領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