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前線清潔工友迎戰垃圾徵費!?

期數
4051
刊登日期
2021.10.08
作者
謝旭雯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0 月 10 日 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從2018年開始討論的垃圾徵費法例《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政府終於在今年8月26日交由立法會二讀三讀,在立會中得到近乎全票通過。該法例將會有18個月的準備期,即在年半後開始執行。條例要求市民統一只可以使用指定收費的垃圾袋處理家居垃圾,每公升0.11元,至於大型垃圾按每件11元計算,或會變成現場收費的方式處理垃圾。

觀察小市民的生活狀態而言,為了面對垃圾徵費,最直接的選擇應是進一步學習適應家居廢物分類回收才是應對之方。環保處在社區中開設的「綠在區區」回收服務,接收約8種主要的家居回收物品,如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慳電膽及光管、充電池等,也就是開始教育市民分類的知識及鼓勵市民開始適應定居廢物的分類。

然而近月因為全球貨櫃短缺,內地與國外各個回收行業的運輸渠道都受阻,由上年起內地嚴加篩選由香港回收的紙類,使香港總體回收的吞吐量都大不如前,很多回收倉都出現飽和。除了回收業吞吐能力究竟是否足以面對一年半內就要實施的可能性之外,條例在日常層面的具體執行細節,現時也仍未明確處理。例如他日前線食環署人員、外判清潔工友,究竟在權力上和職責上,如何執法去處理垃圾收集時可能會與市民發生的衝突?整個收費政策的推行,除了環境保護意識及行為能力的提升,又有沒有考慮第一線執行的清潔人員呢? 

現時食環署的街道清潔工主要都是以年長者為主,定時定刻清理街上的垃圾、倒垃圾箱、推走街上大型家居垃圾、在垃圾收集站協助處理市民的大件垃圾如傢俬等。就現時未有垃圾徵費的限制下,即使滿街是垃圾箱,而家居與街道垃圾均有特定收集空間,但仍然可以輕易在街角後巷,見到隨處傾倒的傢俬或廢料,仍能在馬路路邊看見一堆堆被人隨手遺棄的小包垃圾。食環署在現行執法上沒有賦予清潔工友任何權力可以制止阻嚇亂棄雜物垃圾的人,而整個城市衛生責任都只是全部壓在清潔工友身上。究竟他日長者清潔工友們如何能在安全情況下制止市民亂棄廢物、處理收費而不發生任何社區衝突,的確是個堪憂的處境。

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所接觸到的清潔工友曾討論所設計的垃圾膠袋(方袋形狀設計),對如何令膠袋有效包裹垃圾有仔細考慮。在這群前線清潔工的具體工作經驗中,現時即使市民用的是有手挽位可以綁好的膠袋包裹垃圾,但在市民用抛擲的方式拋進高於半個人的大垃圾箱內時,再小心包好的垃圾膠袋也會有掉落、破損,造成垃圾漏出的問題。

至於乾濕垃圾分類,對家居還是商戶來說,收集與丟棄上都變得十分繁複。工友對於未來回收濕垃圾或廚餘方面,環保署與食環署又會有甚麼安排,同樣也讓工友有很大憂慮,始終家居垃圾中天天都有一少部份廚餘,如果要儲起才能集齊數量棄置無疑對家居越細的如劏房戶等造成極大壓力。而儲夠一大包才丟棄也會造成狹小空間更大機會出現衛生問題與蟲鼠之患。

推行涉及全港市民均需要參與的政策需要不同層面方面的諮詢,但前線處理垃圾的清潔工友的聲音又有否被聽見呢? 

 

  •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 – 新界

圖︰政府有關垃圾徵費的宣傳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