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宙】捉到鹿唔識脫角?〔作者︰鄧小宇〕
期數
4052
刊登日期
2021.10.15
作者
鄧小宇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0 月 17 日 常年期第廿九主日
和大部份都是信奉基督教的小學同學聚會互相寒暄,各人講自己近況之前總愛加一句「感謝神」,我實在聽不慣,也許是各人的表達方式不同吧。我也感謝神,但是存在心,很少宣之於口,誰優誰劣?其實說到底還是各人性格問題,不一定要分成對錯兩極。
以我個人觀察天主教和基督教對宣揚自己的宗教確有不同的 approach,天主教通常比較含蓄,基督教則傾向更主動去出擊,不放過任何有可能入教的潛在信徒,不是說天主教在傳教方面不積極,過去幾百年多少神職人員無私奉獻,去到世界各處,包括最落後的地區傳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它積極絕對無可置疑,但我更敬重積極中的含蓄,有尺度有底線。
在我孩童年代,社會大環境遠比現時清貧,「一家八口一張床」,如果當年能入住到像現在有獨立廁所的劏房絕對算美夢成真了,天主教在那時有不少福利益貧苦大眾(最馳名是派奶粉),也曾惹來不少揶揄說它用奶粉引人入教,但在我的記憶中絕不是一種交換,只是去到「派」就止步了,並沒有食住上,到最後還是留給受惠者很多自由選擇空間,當然教會既然有如此豐厚資源在手,從另一角度看就真是「捉到鹿都唔識脫角」了。
又記得小時候和我們一起住的外婆是虔誠基督徒,她年老體力不繼間中會偷懶不去禮拜堂一陣子,然後不到兩三星期, 就有教友,通常是兩個中年女士一組,上門來探訪慰問,噓寒問暖,一起祈禱,地區工作做到足。我不否認是教會出自一片好意的關懷,但亦肯定有 hidden agenda,怎都有些少窺探監測成份,相信天主教有些堂區也有這類「家訪」,不過應該不似基督教會此般熱心,當然世事總是有一得亦有一失,在天主教教區那份「大家庭」感覺比不上基督教也是事實。
- 鄧小宇,黃黃哋文化人,在喫羅宋湯的日子中遊走藝文領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