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老楞佐堂(上) 視弱勢社群為教會的珍寶

期數
4055
刊登日期
2021.11.05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1 月 07 日 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按圖放大

長沙灣區內幾個大型公共屋邨先後拆卸及重建,包括李鄭屋邨、長沙灣邨和蘇屋邨,唯獨隱藏在區內的聖堂仍然迄立不倒,默默服務當區居民逾60年——它就是聖老楞佐堂。聖堂的主保聖人老楞佐專責管理教會檔案及財物,視窮人和弱勢社群為「教會的珍寶」,這份精神跟昔日堂區的建立及牧民需要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聖老楞佐堂的確經歷過許多改變,1960年代,隨著內地難民湧入香港,及石硤尾大火發生後居民徙置,長沙灣區的居民數目不斷上升,香港教區選擇在區內興建聖堂及相連學校,一方面關顧當刻迫切的牧民需求,紓緩物資上的匱乏,向街坊派發糧油、米和衣服,更為適齡兒童提供教育機會,聖老楞佐堂及善導小學遂應運而生,為當區居民展開服務。

1999年,基督君王堂與聖老楞佐堂合併,堂區的牧民範圍變得更加廣闊,除了長沙灣,同時涵蓋荔枝角、美孚、九華徑等地區,美孚彌撒中心及明愛醫院聖嘉祿小堂則附屬於堂區內。這些區域既包含新落成的私人屋苑和中產家庭,亦有不少獨居長者、雙老及低收入家庭居於舊式唐樓及公共屋邨。有見及此,堂區於2015年成立聖雲先會,在當區推行愛德服務,藉此加強堂區與區內多個天主教團體的聯繫。當區除了五所教區中小學,還有修會學校、明愛安老服務單位及明愛醫院。

聖雲先會聖老楞佐堂協會主席陳蓮嬌表示,協會定期參與堂區議會及善會的聚會;成立初期,區內的明愛鄭承峰長者社區中心的主任主動聯絡,希望認識聖老楞佐堂,並跟善會代表會面。自此之後,明愛與堂區的聖雲先會展開合作,成立了「飛越藍天小組」,協會定期與長者聚會,一起唱歌、分享、玩遊戲,發送正能量訊息,高峰時期更有80位長者出席。

另外,堂區神父每兩個月前往明愛麗閣苑(長者院舍)主持彌撒,跟長者談天,得到院舍的安排,與長者們一起到酒樓品茗,每次皆筵開數席。曾經多次參與活動的聖老楞佐堂主任司鐸葉定國神父直言:「住在院舍的長者外出機會非常少,有些甚至沒有親人探訪,因此每逢可以外出用膳,皆顯得雀躍萬分,並熱切期待下次聚會。」

聖雲先會聖老楞佐堂協會亦定期舉行「愛心飯局」,透過區內不同的非政府組織介紹受惠者,或是學校校長推薦需要援助的學生家庭參與。聖雲先會先後多次在堂區舉辦長者健康講座,推動長幼互相關心和接納,加強雙方的溝通和了解。然而,礙於新冠疫情,堂區跟長者地區中心的協辦活動或到院舍探訪的項目被迫暫停。協會改為將口罩及防疫包送往長者中心再作分發,或是投入長者居住大廈的信箱,遙距地為他們送上關懷和祝福。

儘管如此,聖堂跟區內的天主教團體仍保持密切聯繫,聖老楞佐堂主任司鐸葉定國神父解釋,雖然今年無法舉行明愛賣物會,堂區依舊致力銷售明愛抽獎券,鼓勵教友慷慨解囊,支持香港明愛服務。另外,堂區與明愛醫院同工認識已久,疫情下雙方仍舊合作無間,特別是病人在牧靈上的關顧:堂區的助理司鐸許國賢神父是明愛醫院特許司鐸,每星期均前往病房探望入院教友;遇上危急情况,醫院亦會酌情處理,讓神父給病者傅油。葉神父强調,堂區與院方互相尊重和體諒,刻下正為醫院籌募1,200份禮物,準備稍後與病人一起慶祝聖誕節之用。

聖老楞佐堂區除了一間聖堂,尚有五間教區中小學:天主教南華中學、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善導小學、荔枝角天主教小學,還有新落成的長沙灣天主教小學,一堂五校,陣容鼎盛。葉定國神父稱,堂區跟學校定期開會交流,為教師舉行祈禱會靈修聚會。當區的南華中學及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非常積極,多次聯絡聖堂,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擔任義工,在今年五月底和中秋節前夕,給基層家庭和露宿者送上食糧及防疫福袋,關懷弱小。

葉定國神父不諱言新冠疫情導致大量教友流失,特別是年長一輩,改為參與網上彌撒或是在家中祈禱,堂區主動進行家訪,聯繫久未露面的教友,了解他們的需要。隨著社區不斷發展,附近的公共屋邨住戶陸續入伙,今年堂區收到大約400份新遷來的教友戶籍登記,葉神父與堂區議會正籌劃來年(2022)的牧民計劃,包括為學生家長提供慕道班,繼續每星期在主日學推行家庭彌撒,舉辦身心靈健康講座,引導父母培育子女道德和屬靈教育。

葉神父期望疫情早日受控,再次凝聚區內的年輕人,像往昔般一起參與夏令營,讓堂區的青年閣再次熱鬧起來。(慈) 

 

  •  編輯 KC / 採訪 CatherineWong / 設計 MikeChan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