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圖書館新設展廳 舉行地圖展覽對照古今文化
地圖除了記錄地理位置之外,同時盛載夢想和內心感受,甚至從信仰與批判角度去詮釋世界。梵蒂岡宗座圖書館最近新設立展覽廳去分享當代藝術,首個展覽便展出一批具備烏托邦和寓言色彩的藝術地圖,該館為在保存歷史與藝術遺產外,更肩負起促進文化交談的使命。
宗座圖書館以往只開放予教會人員及研究者閱讀文獻,新開設的展廳是圖書館有史以來首次設立的公眾展區,分享當代藝術。
這次的地圖展於本年11月5日至2022年2月25日舉行,展出當代意大利藝術家魯福(Pietro Ruffo)繪製的天文和地理製圖,附帶圖書館珍藏的罕有地圖,包括中國繪畫的世界地圖、印度天文捲軸和16世紀的星盤等。
展覽受到《眾位弟兄》通諭的啓迪,教宗方濟各於11月5日為新展廳主持揭幕禮時,重申這份通諭所強調的交談精神,他又肯定圖書館也可以與當代藝術對話,讓教會「走出去」,成為相遇文化的主角。
梵蒂岡圖書館總負責人門東薩樞機(José Tolentino de Mendonça)期望新展廳能强化梵蒂岡在當代世界的文化角色。
魯福希望讓自己的地圖作品,與不同時代和文化對話,「勾勒出一個日益相連緊密的人類社會,從而帶出人類對生態系統脆弱的狀況所負的責任。」
古代與當代作品互相對照,實踐文化交談,例如展出土耳其旅行家切萊比(Evliya Celebi)繪製的17世紀尼羅河地圖時,在旁展出魯福的新詮釋。
梵蒂岡圖書館於1475年建立,它位處梵蒂岡博物館旁,目前是世上手抄本館藏最豐富的圖書館之一,收藏了一些可以追溯至公元一世紀的稀有文獻。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
圖︰01 梵蒂岡宗座圖書館展出各種地圖
02 教宗為圖書館新展廳揭幕
(本版圖片:天美社)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