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札記】古道上一小步

期數
4058
刊登日期
2021.11.26
作者
Dora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1 月 28 日 將臨期第一主日

一年前剛畢業的我,無意中看見古道行的招聘廣告,先是怦然心動,然後是反覆思量著這個來得合時的召叫。如今,作為古道行深涌 Haven 項目的成員之一,踏在古道上的每一小步都讓我享受著陽光打在皮膚上的溫暖,沐浴在大自然裡的片刻安靜,捕捉蝴蝶飛過的瞬間。驀然回首,看著走過的步道,我不得不驚嘆,天主的安排真是神妙莫測。

記得小時候隨堂區到訪鹽田梓,十歲的我還不知道甚麼叫保育,但我只知道喜歡這古樸聖堂,喜歡小島鄉郊風情,喜歡傾聽村民說故事。當時買的鹽田梓紀念特刊,一直保存至今。

到大學修讀園景建築,二年級有個學科叫社區設計,場地在西貢對面海的伯多祿村。伯多祿的故事聽得多了,我卻從來不知道香港有條伯多祿村!那時老師領我們到村裡,擔張櫈仔聽著村民想當年,又與村民協作構想村裡可改善的設施。村裡住著的都是公公婆婆,有部份是教友,從前還有個彌撒中心。

那時候開始翻閱夏其龍神父的著述,理解到當年傳教士在西貢一帶的工作,把天主教信仰傳揚到窮鄉僻壤和漂泊的水上漁民。神父除傳教以外也關心村民的起居生活,其中伯多祿村就是神父向政府爭取土地建村,讓漁民能夠上岸安居。同時,我也發現到其他隱藏在西貢半島上的小堂。喜愛地圖的我翻閱過舊地圖,務求找出小堂位置,給自己製作了一個珍藏小地圖,也方便日後探訪。

一直未有機會到訪西貢鄉郊小堂,直至有一趟我到赤徑露營,心裡記掛著1867年興建的聖家小堂。我找到了往小堂的路,卻迎來幾頭怒吠的村狗,最後只好打退堂鼓。隔天打算再硬闖一次,村狗依然怒吠,不過後隨來一位老伯,他一聲令下狗隻也安靜下來。原來老伯是堅守小堂十多年的村民陳國安,而幾隻村狗也一直陪伴他守護小堂。阿國帶我參觀了聖家小堂,也展示了他的復修技藝,快要八十歲的他還準備為小堂修補天花。也許他喜見青年人來聽他說故事,一說便說了兩個小時。那時候「古道行」還未成立,他總是說著,復修小堂也需要年輕的一輩來幫忙。

過去幾年,我的小團體每年都會帶一班公教學生到海外朝聖,可惜因疫症關係近年都不能外遊。我一直盼望著香港也有一條朝聖路,便提議可以帶領學生一走西貢傳教士足跡,可是去年我還身處海外,一直未能成行。誰知道一年後的今天,我以「古道行」一員的身份,帶領學生到訪北潭涌聖母七苦小堂。炎炎暑天,學生在路上埋怨著辛苦,卻又默想著傳教士充滿汗水的足跡,還有被七把利劍刺入內心的聖母苦像。這次不搭飛機到海外,我們用雙腿、用汗水上路去朝聖。

回望過去的足印,中學時期擔任環境教育大使、大學時期對環境和設計的訓練、以至當媒體的暑期實習生的經驗,都像是祢放下的一塊塊步石,一步步地把我領過來。十間「古道行」管理的西貢小堂,我只到訪過四間,也就像人生的朝聖路也是漫漫長路,慢慢地走著,探索著,被帶領著,前路盡是無限驚喜和欣慰。

 

  • 「古道行」復修和管理西貢的天主教小堂, 發揮它們在靈修和文化方面的潛能。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