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應妥善管理天主賦予的受造物
近日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以麪包作餌,獵殺七隻野豬引起多方熱議。漁護署指野豬滋擾市民及有傷人個案,為了保障市民安全,將會改變以往的做法:大規模進行絕育手術、打絕育針,再配合長期的成效監管,改為捕捉及人道毀滅。漁護署的「獵殺行動」引起多個關注動物權益的團體反對。
野豬事件也讓我們反思人與大地及受造界的關係。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頒佈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以作互勉,其中第160節寫道:「我們希望留給那些後我們而來的人、正在成長的孩子們一個怎樣的世界?」教宗提醒我們建設一個有愛及兄弟情誼的世界,他於通諭中的92段指出:「當我們的內心真正對普世的共融開放時,此兄弟情誼不會排除任何人或物。由此可知,我們對世界上其他受造物的漠視或虐待,早晚會影響我們對待他人的方式。人只有一顆心,若我們卑劣地摧殘動物,此卑劣的行為很快便會在我們與近人的關係上出現。對受造物的任何殘忍行為是「不合乎人性尊嚴的。」 假如我們忽視現實的任何一個層面,就不能自視為充滿愛德:「和平、正義、保護受造界這三個主題絕對是互相連結的,不能分割,也不能分別處理,否則便是在簡化問題。」
野豬本是野生動物,喜歡在野外生活,但為何他們近年常常走入城市?其中一個原因和城市的急速發展有關。在城市發展下,不少叢林及山野等自然環境都已發展成市區,令野豬的居住及覓食空間變得愈來愈少;加上市民餵飼野豬、胡亂棄置食物垃圾及垃圾站設計不良等種種因素,都令飢餓的野豬誤以為城市有「美味的食物」增加了牠們進入市區的機會。有很多關注動物權益的團體和專業人士都指出,在很多情況下,野豬根本不需要被獵殺,而野豬避孕計劃較被獵殺的方式可取。再者,教育市民如何面對野豬,例如不要餵飼野豬,改善處理垃圾的方式,這樣就能減少野豬進入城市,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近日也看到在中國大陸有類似的新聞,在四川省通江縣有大量野豬破壞當地莊稼,嚴重影響農民生計,縣政府計劃獵捕750頭野豬以遏止情況,當地請來專業獵捕野豬,兩天半內損失兩頭獵犬,獵捕了八頭野豬。大家如何評價?野豬作為生態環境一部份,甚麼導致牠們闖入農民的莊稼?是否生態失去平衡導致?人類沒有責任?只得獵捕以圖「解決」?教宗方濟各在通諭第83節提醒:「我們不是其他受造物的最終目標。相反地,宇宙萬物經由我們並與我們一同走向天主,我們的共同目標。」自然環境受人為影響而至野生動物和人群聚居之間的互動問題,這不只是在香港才有的問題。我們作為人類應反思,是否只以人類利益出發,對其他受造物的生存環境置諸不理,或其實在人類社會發展侵犯野生動物生存空間,我們是否只能嘆句無奈,要其他受造物為我們人類的「安全」而犧牲?
- 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www.hkjp.org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