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到理講】記憶的擾亂,判斷的錯誤?

期數
4061
刊登日期
2021.12.17
作者
應明輝
主曆
主曆 2021 年 12 月 19 日 將臨期第四主日

當我的母親患上認知障礙症,我便踏上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旅程。在認知障礙症的初期,只是短期記憶較差,會重複問問題,例如在短短的一餐晚餐內,同一問題可以問五次, 因為她忘了已問過,但一想到又會再問。然而家人最擔心她出外買餸會忘了路,在家煮飯會忘了關火等。家人特別安排名牌及聯絡電話號碼放在她的手袋裡,也安排她到日間護老中心活動。但母親卻害怕日間中心的一些個別人士的煩擾行為,喜歡留在家中。

後來,她開始懷疑身邊人偷她東西,事實是她自己忘了把東西放在那裡;奇怪的是,她肯定認為那東西原本是在那裡,所以斷定是他人偷了她的東西。我為此而花很多時間去開導她。醫生曾經指出,很多病情惡化的患者都與身邊人的關係不好,因為患者覺得他人想害佢,而這種錯覺可能出於那判斷的錯誤。所以,開導母親及緩解母親與身邊人的關係就變得重要。

由於家人認為母親不宜與家務助理單獨居住,而家人也未能承擔長期同住的責任,所以決定安排母親入住護理安老院。由於母親是外省人,與本地人在言語溝通上有困難,而且母親十分重視信仰,所以安排合適的老人院也不容易。在長遠照顧上,政府資助的護理安老院較吸引,但排期較長,而短期就入住私人的護理安老院。最後,母親入住慈星閣仁愛服務中心,這所安老院令她有團體感,再加上那裡環境優美、背山面海、空氣清新,配合定時的作息及健康的飲食,母親的病情也穩定下來,當然也要感謝樓下聖堂裡聖體的陪伴及修女的無私服務。神父每星期會到安老院開彌撒,也有義工帶領在聖堂的聖體前唸玫瑰經,讓母親在靈性上得到足夠的支持。

數年過去,母親的情況也開始惡化。我跟安老院達成協議,當他們與母親有溝通問題時,他們會安排母親致電給我,讓我幫忙解決。我聽過的情況有很多,例如:吃了飯後, 她以為自己沒有吃過,覺得安老院沒有給她飯吃;她經常以為自己仍然住在舊居,是剛搬進來這裡住,要返回舊居取東西;她也會想起已去世廿多年的丈夫,說他會來找她;她也會說自己在深圳,沒有身份證了等等。再多奇怪的說話,我也聽過。除了發現自己在開解上的難處,也明白護理安老院員工在日常照顧上的難處。

縱使這樣,有些母親的說話令我印象很深刻,例如「你要為我祈禱,不要讓我的腦筋糊塗」、「你唔信我,咁無得好講,我講的是事實」、「我令身邊的人帶來這麼多麻煩,希望天主快一點收我的靈魂」、「有了這個病,怎樣辦?可以如何醫治?」「我死後的骨灰希望葬在天主教墳場,每年為我開彌撒」等。當人在磨難中,有人性的考驗,但也有人性的光輝。在生老病死的人生命運中,我們只能承認自己的軟弱,以及服膺於天主及祂的慈愛。曾經有家人說,不要太認真,她過一會兒就忘了,「呃呃氹氹」就可以了,但我卻仍當她如常人,把事實告訴她,因為她只是患了病而已。

耶穌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十五12)耶穌當我們是「家人」而為我們爭取救恩,我們也應該當身邊人是「家人」,而為他們爭取救恩的機會。人是按天主的肖像受造而享有人性的尊嚴,(創一26)也有其應得的權利及自由。我的母親雖然患病而有時糊塗,但她也應得我們用心的照顧、(瑪二十五45)尊重及真誠對待。雖然我們在用心時,會因「上心」而勞氣,但愛就與痛連在一起而交付奉獻自己,與十字架上的耶穌結合,爭取世人的救恩。(瑪十六24-25) 這也令一切的付出變得值得!主佑! 

 

  •  教區生命倫理資源中心 作者為中心職員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