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愛3L教育】明愛教育大方向 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充滿愛心篇

期數
4064
刊登日期
2022.01.07
作者
謝洪森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1 月 09 日 主受洗節

明愛教育服務宗旨,要將學生轉化成充滿愛心(loving)、主動學習(learning)及具備領導才能(leading)的人,讓他們一展所長,貢獻社會。本文嘗試討論如何透過宗教、道德及品格教育去培養充滿愛心的學生。

明愛學校從校訓中「敬」和「愛」兩種美德入手,按照校情,選取與美德相關的品格,制訂品格表現指標,設計成活動或課程,從強化品格到養成美德,繼而成為充滿愛心的明愛人。

參考了正向心理學的二十四種品格強項,歸類到明愛校訓帶出的六項美德,以下簡單介紹有關的品格如何適用相關美德。

充滿愛心,演繹出來就是「上敬天主,下愛世人」。有關教導源自聖經中主耶穌對我們的教導,要「全心、全靈、全意、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谷十二30),並且要「愛近人如你自己」(谷十二31) 

「敬」

(與「敬」相關的品格:感恩、希望、心靈信仰、幽默感、對美的欣賞) 

「自從天主創世以來,祂那看不見的美善,即祂永遠的大能和祂為神的本性,都可憑祂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以致人無可推諉。」(羅一20)面對全知全能全善的天主,人類愛的表達是心存敬意,遵守教導,度使天主喜悅的生活,常存感恩,享受及欣賞受造物的美,因為這是天主創造的目的「一面獲得祂的光榮,一面達致我們的幸福。」(天主教教理,294條)敬主的人相信一切被造之物均按既定規律,並相信規律背後天主的美意。敬主的人相信人生滿有意義,對天主信靠,心存盼望,積極面對順逆。他們常存喜樂,臉上帶笑,言詞幽默,能藉一言一行感染身邊的人。即使沒有宗教信仰,只要相信超越人類的智慧在主宰著大自然規律,同樣可以培養出「敬」的美德。

「愛」

(與「愛」相關的品格:仁愛、愛與被愛、社交智慧) 

聖經教導「施予比領受更為有福」(宗二十35),而明愛頌中「明愛服務施受同惠」更直接指出愛與被愛同得益處。去愛和被愛是需要學習的,需要社交技巧的配合。被愛的心存感恩,作出合適回應;另一方面,能夠去愛是一種福氣,要人人平等,不取決於對象是否可愛。

學校可以參考胡錦遠博士於前文介紹的循環相互作用模式,透過活動、課程,配合校園氛圍,提升學生的品格,建立美德,成為充滿愛心的明愛人。

 

  •  謝洪森,明愛教育服務部助理部長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